海外网评:中方愿同新方一道创造更多“第一”

来源: 宣讲家
2024-06-28 05:39:07

  中国视新西兰为理性、成熟的合作伙伴。在发达国家中,新西兰第一个同中国结束加入世贸双边谈判,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同中国启动双边自贸区谈判并签署自贸协定……中新两国开创多个“第一”的纪录,成为双方值得珍惜和弘扬的宝贵财富。2014年,中新将两国关系升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是由于中新关系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王毅外长此访受到外界高度关注。美国《外交官》杂志等外媒注意到,此访是中国外长时隔7年再次访问新西兰,在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此访“恰逢其时”。路透社报道说,新西兰外长彼得斯向媒体表示,与王毅的会谈“非常愉快、非常友好”。中新关系的发展表明,纵然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都愿意保持建设性对话,都认为不应让分歧来定义或影响双边关系。

  中新经贸合作不断攀登新高峰。自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双边贸易已从700万新元增长到如今的数百亿新元,不断加速突破“百亿”台阶——突破200亿新元历时6年,突破300亿新元历时4年,突破400亿新元仅历时3年。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并且将进一步发掘经贸新增长点。不少外媒关注到,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于2022年正式生效实施,《外交官》杂志报道说,2024年初中国对新西兰所有乳制品实现完全零关税,新西兰出口以食品为主,这为今年深化中新经贸合作带来了“希望”。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注意 到,中方表示将“尽快启动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商谈,推动两国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还值得关注的是,王毅外长此访期间,中新双方同意就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保持积极沟通。中国加入CPTPP和DEPA将会大幅提升两个协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更多国家申请加入,进一步做大合作蛋糕,这也会给新西兰乃至亚太地区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中新人文交流不断开创“第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新两国在政治和经贸领域创造的诸多“第一”推动了中新人文交流,而中新人文交流领域不断开创的“第一”又为中新关系发展打下了坚实民意基础。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同时签署电影和电视合作协议的国家,也是全球唯一设有两家中国文化中心的国家。近年来,新西兰各界举办的中新艺术节、中国电影周、春节花市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自2014年新西兰中文周设立以来,已帮助越来越多新西兰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成为了中新人文交流的标志性品牌。中国还是新西兰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也是新西兰“总理奖学金”学生的主要留学目的国。王毅外长在此次访新期间表示,中新双方要继续为两国人员往来创造更好条件,围绕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深化教育、旅游、青年、地方等人文交流。新方也表示,愿深化与中方在人文、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欢迎中国留学生和企业家来新留学兴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此前曾报道,部分骑手根本不知道还有“高温津贴”。昨天跟随检查时记者也发现,虽然饿了么和美团都在高温天气里向骑手发放一笔类似高温津贴的费用,但名称各异。劳动监察人员对此提醒:“高温津贴要单项列明,如果混在其他工资里,骑手们可能不知道哪一笔钱是高温津贴。”

  上文就是布林肯上个月访华,中国领导人就两国关系提出了重要战略性、指导性意见,双方达成一些共识,用王毅的话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回巴厘岛议程。

  第一财经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各大城市卖地收入可谓极度分化,卖地大户北京和杭州,总成交金额均过千亿,更多城市甚至不到百亿、不及大城市卖地金额的“零头”。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近日投书美国媒体,抛出所谓让台海永续和平的“四大支柱”。字面上洋洋洒洒,实则如岛内舆论和有识之士所言,充斥“空洞的遐想”“矛盾的论述”“低劣的骗术”。

  北约公报还无端指责中国“秘密扩大核武库并使其多样化,拥有更多弹头和更多先进的运载系统以建立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在核军备控制或降低风险方面诚意不足,有损《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标”。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王毅的说法非常明确,当前日本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导致中日关系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所以中日关系的改善关键在于日方。日本和中国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大国,双方都应该承担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责任,但日本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恶意炒作所谓“中国威胁”,岸田文雄放言乌克兰问题“东亚化”等,都是对地区安全不负责任的做法。

郭依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