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深:USDA月度大豆供需报告前瞻及中国豆粕市场展望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3 12:58:33

  美豆生长进度顺利  供应端预期宽松

  由于5月以来美豆的播种以及出苗数据均符合预期,丰产预期较为稳固,因此调整空间有限。而南美市场的焦点将围绕巴西产量预估为核心进行平衡表的调整。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3年的6月报告产量和期末库存环比变化中,产量只有2018年巴西环比上调1次,其余均稳定;期末库存变化较为频繁,环比上调7次,下调6次,持平1次。因此从平衡表这两个关键的数据历史变化看,本次平衡表数据预计影响中性。

  从2010-2023年的美豆期货走势和原因来看,6月报告发布当天上涨6次,下跌8次。原因主要集中在期末库存的调整,如2022年当日下跌2.27%是因为上调巴西阿根廷期末库存。

  中性的历史规律,结合目前中性的全球气候状态,使得南北美的大豆产区暂无天气扰动。随着巴西和阿根廷在本次报告的基本定产,后期市场也将关注点转移至播种完毕的美国大豆产区。

  剔除供应端的预期外,从需求端来看,美国的压榨利润持续偏低。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当周,美国大豆压榨利润为2美元/蒲,2023年压榨利润平均为3.29美元/蒲。压榨利润一方面是由于美豆价格上涨,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是美国国内植物油需求减弱,导致工厂库存增加。

  综合全球大豆供需两端情况,卓创资讯对本次报告的产量预估上,美豆产量预估稳定,巴西产量受南部洪水影响小幅下调,阿根廷产量受降雨影响同样下调。整体数据对于美豆价格影响利多,7月合约价格在1170点附近企稳,并逐步反弹。

      上游的库存压力成为供应面宽松的典型展示。截至5月最后一周,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的大豆库存连续4周上涨,豆粕库存连续8周上涨,目前大豆库存为474.2万吨,同比增加79.49万吨,增幅20.14%;豆粕库存为80.51万吨,同比增加53.91万吨,增幅202.67%。库存的上涨,来自于供需两端的合力:供应端持续的高压榨量,需求端疲软的消费需求。

  综上,通过历史数据来看,6月份报告没有明显 的趋势性,结合目前市场走势和市场调研结果看,预计整体偏利多。

责任编辑:陈平

  本报记者 吴晓璐 邢 萌

  对此,王青认为,202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不会低于2022年,将主要投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他预计,2023年信贷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左右,而宽信用将成为助力2023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重要支撑因素。

  <strong>北大考古养成记:人手一座墓</strong>

  对本法第十条规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进行调整时,根据有关野外种群保护情况,可以对前款规定的有关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野生动物的人工种群,不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实行与野外种群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应当依照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和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或者备案和专用标识。

  评论节目《抗疫的“大账”看得清说得明》算了一笔国际经济的大账,从农业到数字经济,从制造业到交通运输,面对世界形势的乱云飞渡,中国经济巨轮有中流击水的底气和自信。仅拿出一笔小小的账目来看,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发布公告称2023年1月8日起恢复审批中国公民出国护照办理,消息发出仅15分钟,某旅游平台国际机票搜索量就暴涨了7倍,国际热门旅游地搜索量暴涨了10倍。入境隔离从“14+14”到“14+7”到“7+3”到“5+3”到如今的“0+0”,折射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与世界交流越来越紧密频繁。

  <strong>2023年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共计11条线段</strong>

林思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