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张牌照发放!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大事件,释放重要信号!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7-04 16:48:25

  中新网11月20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迎来标志性事件!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提交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开业申请。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向万事网联公司核发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作为美国万事达公司与中国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合资企业,万事网联公司在中国获牌给中国金融业和持卡人带来哪些重要变化?

  释放金融业扩大开放的重要信号

  目前,万事网联公司正式成为中国第三家银行卡清算组织,也是第二家在中国获批的中外合资的银行卡清算机构。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是2020年美国运通在中国设立的“连通公司”,其开业曾结束了中国清算领域只有中国银联一家的局面。

  与美国运通不同的是,万事网联公司的母公司万事达是美国第二大银行卡清算机构,支付处理网络遍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清算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其获批牌照是中国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了金融基础设施开放的阶段,这将推动中国境内支付清算市场更好地遵从国际规则、提高服务水平、防控金融风险,对于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董希淼称。

  促进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消息,万事网联公司自2020年就已开始筹备。在本次获批之前,万事达卡只能在国内发行双币卡或单标美元卡、欧元卡等外币银行卡。而获批后,万事达卡可以与银行合作发行单一标识的万事达卡人民币银行卡,实现境内和境外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万事达卡首席执行官孟轲(Michael Miebach)对媒体表示:“中国是万事达卡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对于能够与中国的合作伙伴网联清算公司一起开展中国本土业务感到鼓舞。万事达卡更深入地参与中国市场,将助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包容性数字经济惠及所有人,并解锁更多‘无价’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 ,下一步,将继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有序推进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完善银行卡清算机构监管机制,促进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消费者用人民币全球“买买买”影响几何?

  获得审批后,万事网联公司对媒体称,公司将尽快发行“万事达”品牌的人民币银行卡,铺设全渠道收单网络,支持持卡人在境内外超过1亿家商户消费。

  对此,董希淼表示,如果万事网联公司推出万事达人民币银行卡,将进一步丰富境内金融消费者的选择,支持持卡人在境内外超过1亿家商户消费,并以人民币直接结账。

  “与此前双币种信用卡相比,省去货币兑换的手续,也节省相关费用。”董希淼强调。

  不过,董希淼表示,与国际主流银行卡收费标准相比,我国银行卡费率偏低,因此国内银行卡收费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完)

  近十年来,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2021年,蒙古国自然环境和旅游部气候变化司司长恩赫巴特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谈到,蒙古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沙尘暴的发生率正呈上升之势。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自4月1日起,交通银行北京地区整存整取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有下调。1万起存和5万起存的三年期产品由原来的3.1%和3.25%分别下调至3.05%和3.1%;1万起存和5万起存的五年期产品由原来的2.9%和3%分别下调至2.7%和2.8%。

  3月22日发布的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写道,中俄双方将定期组织海上、空中联合巡航和联演联训,加强包括现有双边机制下两军各项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军事互信。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律杉]“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德国企业则向中国靠拢”。美国《纽约时报》17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正当华盛顿试图切断与北京的经济联系之际,德国经济的两个强大“引擎”,大众汽车集团与世界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正在扩大在中国的巨额投资。报道提到,德企高管们表示,在华投资和合作对其企业在欧洲的蓬勃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目前CBA的情况,各界担心的是新球队能不能拥有CBA的能力水平?能不能适应各种商务方面的要求?如果不能,又能怎么办?现有股东出于竞技或者商务方面的忧虑,都是可以理解的。”

  俄罗斯tsargrad电视台称,中国国防部长对俄罗斯的访问表明,两国领导人之间达成的协议需要尽快履行。“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对俄罗斯的访问证明了两国关系的稳固性。”俄罗斯“今日政治”网援引俄军事专家的话称,双方将讨论两国军队进一步加强合作和安全问题。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俄之间将会在多个领域开展军方的交流,包括在军事技术上的合作;在军事演练和演习方面,也会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和业务交流。

柯一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