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传承龙舟文化 江西万年“划”出乡村振兴新赛道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8 20:53:50

  中新网上饶6月8日电 (熊锦阳)选木料、做龙骨、分仓板……端午节前夕,走进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梓埠镇的贤涨龙舟厂,厂房内整齐摆放着几艘正在制造的龙舟。“目前我们已经制造了30多艘龙舟,预计下半年还有30多艘的订单,全年收入能达到120多万元。”贤涨龙舟厂负责人李光定笑着告诉记者。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象征着吉祥、喜庆、腾飞。梓埠镇是江西有名的龙舟制造镇,当地端午赛龙舟历史悠久,古老的龙舟制造技艺也在这里传承了数百年。走进梓埠镇,映入眼帘的满是龙舟文化,道路旁、村街口、小巷中,都竖着龙舟制造的广告牌,一艘艘龙舟摆放在路边,房屋外墙画满了龙舟相关的图案,就连路灯也是龙舟的形状。

  然而几年前,当地龙舟制造业却急速萎缩,随着龙舟制造艺人们的转行谋生,当地龙舟制造技艺濒临失传。近年来,随着赛龙舟这项古老的运动在端午节期间越来越流行,传统的龙舟制造技艺也再度“焕发生机”。当地抓住“赛龙舟”热潮,传承传统龙舟文化的同时,大力促进龙舟制造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振兴路。

  “梓埠制造龙舟历史悠久,当地村民一直热衷于赛龙舟。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梓埠民间自发组织的龙舟赛事也越来越多,热闹的场面、欢快的氛围,让周边许多县市的老百姓羡慕不已,之后就演变为来梓埠买龙舟。”梓埠镇龙舟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李永传向记者介绍,最开始当地的厂家都是各自为政,小规模小作坊式生产,无法形成产业规模。“为了拧紧产业链条,政府及时下场,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结合行业实际,成立了‘梓埠镇龙舟产业发展协会’,帮助会员解决经营、销售、技术等方面的难题,自此梓埠龙舟产业走上了‘快车道’。”

  依托龙舟文化的独特魅力,梓埠镇开展了龙舟制造、龙舟比赛、龙舟旅游、龙舟文化展等一系列龙舟文化活动,助力打响龙舟文化品牌。随着龙舟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也得到了改善。“我现在就在一家龙舟制造厂家工作,负责龙舟龙骨的切割以及上漆,每天能赚200元到300元。我从小就喜欢看划龙舟,现在能自己制造龙舟非常高兴,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我非常满意。”梓埠镇柴埠李家村小组村民李显明说。

  利用现有龙舟制造产业资源,梓埠镇还打造了龙舟文化产业园,搭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综合平台,进一步促进了龙舟传统文化与现代龙舟制造产业相融合,推动龙舟产业聚集发展。通过组建龙舟制造协会与建设标准化龙舟制造产业园区,进一步整合了当地龙舟资源,提高龙舟制造标准,擦亮梓埠龙舟特色品牌。

  截至目前,梓埠镇已拥有龙舟制造生产厂85家,龙舟产业从业人员400余名,制造的梓埠龙舟远销安徽、湖北、湖 南、重庆等地。2023年,全镇销售龙舟2000艘,销售额达3000

  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敏说,绘画给他带来无尽的快乐,未来希望能有更多人拿起画笔,描绘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能够多培养一些学生,让他们学会一些技能。”目前,他的儿子也都在画画,大儿子还经常和他一起探讨画画,四个孙子也全都在跟他学画。

  毛宁:我想强调的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

  责任编辑:张彤 董萌萌

  ——集成性谋划制度创新。积极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推动出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方案2.0版。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探索服务贸易要素流动、平台建设、体制机制等多维度制度创新,在规则、场景、模式、要素流动等方面探索形成数字贸易发展和治理成效。推动全产业链开放、全环节改革的迭代升级,在文化贸易、低空经济等领域推出一批新举措。

  修枝、放生态水、防治病虫害……这些仅是夏万林工作的一部分,一年四季,他的脚步从未停歇。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抗疫3年,我国经济发展交出举世瞩目的成绩单,经济年均增长4.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约1.8%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本期观察版从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生机活力不断焕发,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余欣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