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 | 马伯庸: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最需要找到古今的共鸣之处

来源: 宣讲家
2024-06-27 11:35:21

  6月22日晚,“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作家马伯庸在接受采访时说,《两京十五日》这部小说就是以明代大运河为主题,讲述太子朱瞻基在15天内沿运河一路从南京赶到北京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马伯庸说,除了要从文献上寻找大运河的痕迹,也要站在古人曾经站过 的地方,看看古人曾经看到的风景,与他们产生共鸣。也正是在寻访的过程中,马伯庸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山东济宁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高点,被称为“水脊”。在缺少引水工具的古代,原本是很难把水翻过这条山脊去的。为了古人的这个巧思,马伯庸特地在小说里加了一段情节。他笑称,这段情节是“为了这点醋,包了一顿饺子”。

  通过书籍,人们可以完成对古代大运河的想象,但大运河的生命力不止于此。在古代,通过大运河航运,塞北军官能用南方的铁矿锻造兵器,使用沿海的药材疗伤。如今,运河的苏北段,仍然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每年航运量在3亿吨以上。

  马伯庸认为,当普通人都能够通过大运河接触到国家的各个角落和物产时,他自然会对国家、对文明产生认同感,形成凝聚力。

  截至11月,“地球2.0”项目已经完成卫星立项工程论证,从8月份开始,葛健的团队就着手设计用来验证CMOS探测器的实验卫星。

  高某辰,现住址无为市,11月20日乘坐D1611次列车(15车)到达济南,换乘G321次列车(10车)抵无为,闭环转运至隔离点。已转定点医院医学观察。

  11月13日0—24时,无新增输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11月12日白俄罗斯—兰州CA722航班100名入境人员均在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上述所有入境人员均在闭环管理中。

  也有学校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比如在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司)批准,设立国内高校首个“纪检监察学”研究生专业,设国家监察理论、党的纪律检查、中国监察制度三个方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该校的“纪检监察学”在2018年更名为“国家监察学”。而在2018年3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院挂牌,是国内第一所命名为“监察法”的法学院,同年其经教育部备案自主设置设立二级学科“监察法学”,并形成了本、硕、博三级培养体系。2020年9月,首届监察法学硕士已顺利毕业。

  感染者8—13,均系外省返津人员和关联人员,分别居住于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杨家泊镇、汉沽街,均系管控人员筛查发现,11月8日,1人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其余5人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11月4日证监会发布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第十条的要求,目前拟纳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的产品须为最近4 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 5000 万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 2 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

涂明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