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东北灵芝小镇“仙草”吸金:原粉变金粉

来源: 华商网
2024-06-14 21:51:45

  中新网吉林6月14日电 题:东北灵芝小镇“仙草”吸金:原粉变金粉

  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芒种时节,大棚里的灵芝每天都会变个样。鹅黄色的灵芝长势喜人,即将从蘑菇状变成伞状。

  种植灵芝三年多来,这是姜冬冬首次尝试将种植时间提前。他负责的200栋灵芝大棚中,有70栋是试验棚。这些棚里的灵芝将早于往年成熟近一个月。

  灵芝是“东北三宝”之一,在民间有“仙草”之称。姜冬冬所在的吉林省磐石市取柴河镇是有名的灵芝小镇,2024年当地建设灵芝大棚1500栋,种植柞木椴灵芝180万段。

  35岁的姜冬冬是吉林长春一家公司派驻小镇的工作人员。因看好灵芝产业,该公司持续扩大灵芝大棚的运营规模,由300栋发展到现在的1100栋。“公司2023年卖了二三十万斤孢子粉,销售额很可观。”

  每年七月至九月是灵芝的采粉期,这个时候的“仙草”可谓每天都在产“黄金”。为了延长采粉期,姜冬冬决定让“仙草”早“安家”,早成熟。

  “2023年11月份上冻前就建设了70栋灵芝大棚,这样会使冻层变薄,今年4月就下椴了。”姜冬冬称,灵芝完全适应了早下椴,正健康生长。“风机和收粉袋已经陆续安装完毕,静待灵芝成熟。”

  40岁的孟祥东是土生土长的取柴河镇农民,曾是镇里有名的蘑菇种植大户。近些年,孟祥东发现灵芝“仙草”更吸金,便改种起灵芝,并连年扩大种植规模。

  眼下,大棚里的灵芝正处于疯狂生长期,尚未收获,但灵芝原粉却早已被预定一空。“卖给两家药厂,一家直播销售公司。”最近这几天,孟祥东忙着指导工人除草和给刚刚冒头的灵芝剪芽。

  44岁的张庆康也是小镇种植大户,他堪称灵芝种植的“高手”,有着二十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孟祥东一样,张庆康每年都会扩种,提高产量。目前,灵芝原粉已被预订八成以上,部分客户将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出口到海外。

  在灵芝成熟前,灵芝经纪人频繁到访小镇洽谈合作。“不愁客户,销量也是稳中有升。”张庆康说。

  再过半月,70栋试验棚里的灵芝将从鹅黄色变成深红色。“采粉期至少会提前20多天,收入也会增加许多。”姜冬冬憧憬着。(完)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深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促进全球发展繁荣,应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

  尽管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包括日本在内的多国科研人员都在为研究和保护大熊猫而努力,比如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这个名字在中国的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界几乎无人不晓。1980年,他接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委托来到中国参与“熊猫项目”,与熊猫专家胡锦矗等中国同事一起,在四川的深山竹林里进行了长达5年的熊猫研究,通过无线电监听、山林徒步,追踪和观察野外大熊猫,深入研究大熊猫吃过的笋和竹子。

  相比眼下的“用工荒”,未来可能出现的“订单荒”才是当地工厂最大的危机。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哈尔斯在海外的销量有所下滑。但尽管四季度订单有所下滑,哈尔斯早已于初九开工。记者在永康走访时发现,直到正月二十,当地数家企业仍未复工复产。一家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工厂正月二十三正式开工,相比于往年晚了许多。不过,这并不是“用工荒”导致的,工厂已经招到足够的员工,而是订单还没来。“销售人员正月十八才外出抢单,现在订单还没确定。”

  “中国船厂向日本学习的内容,逐渐从技术交流、业务咨询,发展到派员工赴日考察、进修、培训,继而学习引进日本的管理体制。”胡可一介绍说,一批批技术人员进修回国后,成长为各家船厂的技术骨干、厂长,那段中日蜜月时期,中国储备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专业人才,为国内造船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乔治·夏勒在他所写的《最后的熊猫》中说,熊猫“跳脱出它高山上的家园,成为世界公民,它是我们为保护环境所付出努力的象征”,“能跟熊猫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演化历程发生交错,是我们的运气”。

  大熊猫“吃素”,看似好养活,但从饲养员的角度来看,喂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新鲜的竹子是上野动物园最基本的常备食材,不过竹子也要根据季节不同选取不同种类,而且各个熊猫的喜好不一,须准备与之口味相匹配的竹子。

杨琬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