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个智慧储能产业园开工建设 达产可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6 12:31:41

  中新网西宁3月20日电 (记者 李江宁)20日,青海首个智慧储能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据悉,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年税收约6亿元、就业规模1000人。

  青海作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在光照条件、沙戈荒土地、能源消纳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超大规模的光伏电站造就了巨大的储能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西宁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将园区光伏、锂电储能两大主导产业有机结合,不断开辟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据介绍,该项目是浙江海得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海得智慧储能产业园项目,当日在西宁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这是青海首个以储能设备制造为主题的产业园,项目的落地实施 将有效完善南川工业园区光伏、储能产业链条。

  “发展智慧储能的意义是让城市更有效地使用和存储能源,如今风电、光伏发电将快速发展,而储能是解决风电、光伏发电不稳定性、间歇性,增强能源系统供应安全性、灵活性的重要手段。”浙江海得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区域经理王健宁介绍说,储能作用是将电能以各种形态存储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实现时间维度上能源转移。储能作为电力储存装置,用来平衡电能在时间上的供需关系,在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的各环节皆有作用。

  “海得储能电池机柜项目的引进,填补了青海省新能源全产业链上储能设备制造项目的空白。”南川工业园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龙锡州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将对园区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记者了解到,此次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占地约80亩,建设年产20GWh储能电池机柜组装生产线,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6GWh投资3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完)

  青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消费,明确出台实施提振接触性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加快恢复。

  辽宁将2023年作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提出始终保持“拼”的干劲、“抢”的状态、“争”的劲头、“实”的作风。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5/409909729.jpg" alt="" />

  作为驻美大使,我的使命就是促进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努力推动双边关系稳定、改善和发展。推进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我与美联邦政府官员坦诚沟通,保持顺畅的工作关系,妥善处理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棘手难题,推动重要领域交往合作取得进展。我与80多位美国会参众议员会面晤谈,相互倾听、表达各自的立场和关切,哪怕对方是知名的对华“鹰派”。我与美战略界深入交流,希望共同思考、推动重构一个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框架。我广泛会见美工商界代表,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对华合作的愿望。我造访美国各大学,并帮助因疫情受阻的美国学生回到中国。我多次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虽然时有交锋,但我感谢他们愿意倾听中国大使的声音,了解中方的立场和主张。

  在前往三亚亚龙湾站的C7313列车上,来自上海的陈子晗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全家人刚刚‘阳康’,正好遇到假期,就计划带小朋友来三亚休养放松一下。之前因为疫情出门较少,这次出来非常开心,我们特意请了年假。”

  这就是移民们的生活态度,无论扎根在哪儿,都要努力奔着更好的日子过。搬到邹庄的10多年里,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村里人合股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从最初的130只羊到今天已经发展到1200多只。因为占股多,白新超成了羊场的负责人。跟着他打工的村民们,一年差不多能赚到三四万块钱。

黄文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