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海峡论坛开幕特写:两岸童声唱响《同根谣》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16 21:23:48

  中新社厦门6月16日电 题:海峡论坛开幕特写:两岸童声唱响《同根谣》

  作者 叶秋云

  厦门的凤凰花开得最红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于此举行。

  “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举锄要掘芋……”在15日举行的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大会上,由马尾和马祖两地小学生组成的“两马”童声合唱团在舞台上合唱《同根谣》。

  《天黑黑》《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首首闻名两岸的童谣,稚嫩的童音在会场里回荡。

  “今天小朋友们唱的那些童谣,有的是我奶奶在我小时候教我的,听着听着,我就落泪了。”台青张艺龄说,希望这些童谣能够一直流传下去。

  如同在两岸悠悠传唱的童谣,客家文化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纽带。“月光,出来哩哦……”在台湾歌手陈妍希和大陆歌手张含韵合唱的《若思念便思念》歌曲声中,感受客家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怀,“人若思念便思念,终会相见”。

  海峡论坛16载,两岸民间交流持续热络,越来越多台胞,特别是青年通过海峡论坛深入了解祖国大陆、到大陆寻根,更多台胞台企“登陆”,在海峡对岸安居乐业。

  正在参加海峡论坛的 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说,两岸文化同根、历史同源、语言相通、血脉相连,都是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骨肉同胞。“我们共同憧憬着同进于大道,共臻于大同。”

  两岸民间交流往来,是谁也阻隔不断的大趋势。大会上,两岸嘉宾都重申了反对“台独”的立场。

  台湾云林县县长张丽善呼吁,两岸应在认同与尊重“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发挥智慧,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迈进。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大多数台湾人民希望能够跟大陆和平相处、互惠友好,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够忽略的台湾主流民意。我们绝对不能够被少数偏激、别有用心的人所绑架,更不能被某些极端的言论所误导。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也表示,海峡论坛是两岸规模最大、参与最广泛的民间交流活动,虽然民进党当局不断抹黑、打压,但台湾同胞参与海峡论坛的热情依然很高,为海峡论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台胞陈汉光带着来自台中的9位乡亲一同参会,这些乡亲都是第一次参加海峡论坛。他表示,他们看到大陆的变化如此之大,非常惊讶。今后,他会多带一些台湾的朋友前来参会,“常来常往,才能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在台湾海峡两岸民意交流基金会秘书长朱凤芝看来,应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一颗颗小小的种子。来自台湾的中国和平统一党主席张茂钰同样表示,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角度来看,岛内的青少年尤其是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很重要。

  海峡论坛16载,厦门海峡同根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明邀请了一波又一波的台湾青年前来参加活动。他表示,近几年,海峡论坛更加年轻化,许多台青代表积极参加并踊跃发言,正在为两岸关系添续更多的“活水”。(完)

  荷兰皇家航空1月30日起运营每周往返于阿姆斯特丹和上海之间的2个航班,由波音777 运营;每周运营往返于阿姆斯特丹与杭州之间的3个航班,由波音787-9运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马来西亚专家保罗·拉米表示,3年来,中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总结经验,先后印发10版防控方案。从疫情初期的迅速应对,到贯穿始终的防护宣传工作,再到防疫和生活物资的派发,中国展现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也体现出中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围绕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制定了相关政策,社区、单位等组建了疫情防控小组,及时分享防控信息,组织安排核酸检测、疫苗接种,还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开通了绿色通道。

  做出同样判断的还有携程海外跟团产品总监张妍:“这三年海外很多中餐厅关闭,导游停职转行,境外地接社需要一些时间重整旗鼓,出境跟团游市场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论在线旅企还是境外地接社,在人员召回等方面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根据当前出境游的消费需求来匹配自己能承受的人员规模。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 姜鹏:我们把这个阵列怎么拓展,以更经济的方式,以更优的性能,拓展它使用的功能和性能。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计划。

  颍上县黄桥镇郭彭村智慧渔场技术员 董德水:我们通过这个数据平台,能够随时掌握我们整个项目鱼的生产状况,鱼的水质的情况都可以随时进行掌握。

  此次延庆区发布的《延庆区户外运动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强调以建设延庆“户外运动城市”为目标,以体育运动与度假休闲结合为重点,围绕“户外运动与休闲消费”这一产业核心进行开发建设,到2025年,形成以骑游、徒步、露营、冰雪为代表的四大优势户外门户运动体系,构建妫河、北山、东南山三大具有标准示范效应的户外运动场景,引入一批具有产业影响力的户外用品品牌,举办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户外领域展会赛事,集聚一批开展专业户外服务的创新创业人才,打响延庆作为“户外运动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郑彦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