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催热儿童经济 浙江湖州儿童用品出海“掘金”

来源: 快科技
2024-06-02 08:23:29

  中新网湖州5月31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 陈玉娟 周彬)连日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吴兴织里港车辆穿梭如织,货物出口不停。得益于“六一”国际儿童节(以下简称“六一”)掀起的童装销售热潮,满载26家童装企业货物的集装箱车完成施封,搭乘湖州海外营销中心平台快车,赶在“六一”前销往泰国。

  上身好看、质高耐穿的新衣,是许多孩子的童年期待,也是家长倾向选择的高性价比“六一”礼物。湖州市织里镇童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从“轻骑兵”到“模范生”,历经40多年积累,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童装产业集群。目前,该地有童装企业1.4万家、年产童装20亿件、销售额超800亿元(人民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童装之都”。

  火热的海外市场,折射出当地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的新思路。近年来,随着中国(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湖州(织里)童装及日用消费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推进,织里“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的海外拓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期我们正忙着产地证申请事宜,海关在通关、跨境电商等方面给予了许多政策指导,对公司提升产品竞争力帮助很大。”织里某童装企业相关负责人周先生(化名)说。

  乘着“六一”的东风,海外儿童用品需求量显著增长,产自湖州的儿童用品,正凭借质高价优的市场优势 ,不断刷新出海“进度条”。

  步入湖州市德清县一婴童用品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一批销往海外的婴儿围栏和宝宝餐椅。“从4月底开始,公司便源源不断地接到来自世界各国的订单,节前更是达到了高峰。”该公司负责人李爱文高兴地说。

  据悉,该公司专业从事儿童安全防护用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婴儿防护栏一项商品,每年出口额就能超1000万美元。

  对于儿童用品而言,安全标准高、销售限制多,跨境销售更涉及材质、配件、尺寸、性能等多个细节,合法合规是其顺利出海的基本保障。

  “企业发展离不开海关支持,每次产品出口检验检疫,海关工作人员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我们对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把关。”李爱文说,享受到了原产地自助打印等政策带来的红利,2024年1月-4月,该公司出口同比增长25.5%。

  针对儿童用品生产制造企业云集、进出口贸易需求旺盛等特点,在日常监管中,当地海关会对企业生产、存放、装运等环节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企业把好质量关。“我们将大力帮扶湖州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进一步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为‘中国童装之都’扬帆海外保驾护航。”湖州海关驻德清办事处综合科科长李晶说。(完)

  李轶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之前,关注碳管理的多为中国石化等有绿色发展考核目标的央企。如今,各行业龙头响应,出于抢占市场等长远考量纷纷加大降碳投入。随着我国碳市场启动,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即使尚不了解碳管理,也已对其必要性有了认识。

  “2015年至今,仅定向增发一项,就帮助挂牌企业融资超过6900次,合计融资超过2800亿元。另外,规范发展的企业,更容易从银行拿到贷款,并获得政府支持与补贴。”诸海滨说。

  “营商环境过了关,投资必过山海关。”韩俊表示,推动吉林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实施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建设工程、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建设工程、利企惠企市场环境建设工程、保障有力要素环境建设工程。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1月16日电 (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正在此间举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西人大代表、贵港市平南县县长杨大东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采访时称,当地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有利时机,着力打造辐射东盟的现代高端纺织服装创新集聚区,将纺织服装产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集群。

  “职业教育改革涉及管理层级多、部门多、主体多,一些内容触及体制机制改革,牵扯面广、阻力较大,难以形成改革发展合力,这确实是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陈子季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意见》从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投入机制、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入手开出了“药方”。

  湛江气候温暖,适宜种植菠萝、火龙果等水果。看到黄金百香果的品质佳、口感好,市场售价高,苏义杰的农场2022年尝试着种了1000亩黄金百香果,每亩地的收益能有一万多元。

王翔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