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北朝隋唐出土文物新疆展出 呈现中西方文明交流之路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8 21:03:27

  中新网太原6月8日电 (记者 胡健)记者8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获悉,“晋阳:4-8世纪的丝路都会展”8日在新疆昌吉博物馆开展,展览通过展示北朝隋唐时期的异域元素文物,彰显晋阳与“丝绸之路”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关系。

  晋阳地处中原农业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交汇区,既是民族融合之地,也是文明互动前沿。公元4-8世纪,从北朝到盛唐的近五百年间,随着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明交流日益繁荣,晋阳成为南北碰撞、东西汇通的重要舞台。

  考古人员在晋阳城遗址及其周围发现有丰富多彩的“丝绸之路”物质文化遗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艺术、宗教等领域,清晰展现了北朝文化兼收并蓄、包容创新的特点,系统展示了北朝至隋唐的文明演进。

  本次展览分为“霸府别都”“东西互鉴”“繁华晋阳”三个单元,立足太原地区出土的丰富北朝隋唐文物,依托娄睿墓、徐显秀墓、韩祖念墓、虞弘墓等重大考古发现,以此展现晋阳与“丝绸之路”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关系。

  展览以民族融合、文明互鉴为主题,内容涵盖娄睿墓陶俑、徐显秀墓壁画、韩祖念墓出土鎏金铜器、虞弘墓石椁、“树下老人图”壁画、太山龙泉寺五重舍利棺椁等特色文物,展示文物背后蕴含的地方历史文化,彰显晋阳兼收并蓄的城市品格以及多元一体的文明形态。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此次展览走进新疆,通过呈现晋阳兼收并蓄的城市品格, 充分彰显晋阳与丝绸之路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关系,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新疆人民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之美、融合之美。希望通过举办此次展览能让新疆的观众加深对太原城市历史的了解,增进地区间文化交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本次展览由山西援疆指挥部、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文物局主办,昌吉州文博院(博物馆、北庭研究院)、太原市博物馆、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北齐壁画博物馆承办。(完)

  除了超市的当地业务,梅红还在东非做酒类代理。“我把中国的酒进口到非洲,再把南非的红酒出口到中国。”梅红说,中国人过年会喝酒,也经常将酒作为礼品,因此过年也是她最忙碌的时候。

  乡村特色产业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容村貌也日新月异。黄田村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河道清淤整治、旧街立面改造、房前屋后美化等一系列乡村治理措施,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新闻联播):在祖国西南疆海拔4520米的高山云顶,西藏军区某边防团无名湖边防连长期担负着艰巨的戍边任务,春节期间,总台《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无名湖哨所。

  在海吉星举办的特色“年货节”助推下,粮油、冻品、海鲜等也交易火爆。经常来选购的市民李女士惊喜地发现:“现在有的蔬菜甚至比平时还便宜,所以过来多挑些带回家。”

领略背后金融、航运、商业、外交等

  总书记高兴地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他鼓励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

林欣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