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江西信丰:“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好书记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7-09 17:05:45

  盛夏七月,走进坪地山村,村口一张巨大的1786名村民“全家福”合照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中,村民们笑容灿烂,脸上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然而曾经的坪地山村却是典型的边远小山村,村中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乡村基础设施薄弱,并且没有支柱发展产业,村子发展处处落后。坪地山村之所以能华丽“蝶变”,离不开一位“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好书记。

  陈秋生出生于1969年,是江西信丰人。陈秋生身材不高却很壮实,黝黑的国字脸笑起来和蔼可亲,穿着也是朴实无华,给人一种敦厚的感觉。早在2004年,陈秋生就是当地有名的“木头老板”,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的精神,他将自家生意经营得蒸蒸日上。

  “虽然我的生意干得风生水起,但一想到落后贫穷的家乡,我心里就隐隐作痛。”陈秋生回忆说,2012年,他放弃生意回到坪地山村参加村干部竞选并全票当选该村村委会主任,2015年,他又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村里环境十分差,垃圾随处丢,牛栏、厕所臭烘烘,车子进不了屋场,一旦下雨,村民们要想卖点粮食、农副产品出去都十分困难,我就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陈秋生说,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是给村民的一个承诺。

  为改变村子的面貌,陈秋生把党员和群众召集起来商量发展对策,并学习其他村的成功经验。“最后我们决定依托村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通过吸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村民入股资金和邻近村集体资金,坪地山村按村集体持股20%,村民持股80%的模式组建了坪地山村美丽山村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大力发展山谷漂流、水上乐园、田园采摘、民俗文化节会等新型业态,有效促进了当地餐饮、零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农家乐、豆工坊、水酒坊、小超市、旅游客栈等配套商家新增30多家,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陈秋生笑着说,村里还引进了文旅产业龙头企业,投入1000万元实施景区升级改造,全力打造“信丰草市”,建设集文创、非遗、美食于一体的美丽山村。

  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据陈秋生介绍,坪地山村引进的文旅产业龙头企业每年会拿出120万元进行分红,每1万元股金分红2641元。2023年,坪地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7万元。

  “物质方面富足了,精神方面也不能落后。”陈秋生说,坪地山村会持续开展“星级文明信用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定期发布“身边好人榜”,大力营造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我们还建起了村史馆,建立村规民约,加强村规村训教育;建设了孝老食堂,倡导厚养薄葬、关爱老人的文明乡风;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群众的乡村文化生活。”

  直到这场山火,吴朴慧说,“它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

  在原始丛林中,失温是致命的。因为人体是恒温的,一旦温度下降,身体功能就不能正常运转。重度失温从感觉失温到失去生命体征仅需两个小时。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绥德水保站总工程师党维勤正在这个镇的李家岔村大沟淤地坝工程现场进行指导。他告诉记者,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绥德属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造成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主要源头之一。从195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开始淤地坝试验研究工作——在沟里修个坝,坡上下来的泥沙被拦住,慢慢淤成大片良田。“坝地土肥还能保水,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传统的大棚种植模式,过于依赖人的主观经验,蘑菇质量及产量受气候和季节影响也比较大。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让菌种培育、菌棒栽培、食用菌生长及加工等环节都变得更为智能。从此,食用菌种植不再“靠天吃饭”。

  以红托竹荪为例,一个智能菇房可种植红托竹荪1000棒,即平均每平方米可种植40余棒,而传统农业每平方米仅能种植10—14棒。一个菇房一年可收获红托竹荪鲜品750公斤,总的售价4.5万元,其产值是传统栽培方式的3—5倍。

  2022年,得稻家庭农场水稻百亩示范田平均产量533公斤、小麦最高田块产量577.04公斤,突破了保持11年的浙江省二项最高纪录,这样的成果离不开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支撑。无人机施药、无人驾驶机插秧……这些技术让农场实现精准种植、效率作业。

黄郁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