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遇上“千年名果” 新农人玩出乡村共富新花样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27 20:58:57

  中新网嘉兴6月26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经营家庭农场、种植槜李果树、尝试农村电商、参与“山海协作”……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一位“90后”乡村“斜杠青年”,将传统农产品与现代商业模式巧妙结合,把农业玩出了新花样。

  1994年出生的朱乔煜是海宁市袁花镇双丰村人,一头扎进农业领域化身新农人,已经有十年时间。“我父母从事农业20多年了,他们都是从企业出来回归土地创业的。走这条路,有他们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兴趣。”朱乔煜说,所以上大学就选了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朱乔煜回到家乡,一鼓作气成立了家庭农场,开通了农产品网上直通车、电商销售网点。

  谈起刚创业时的故事,他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农产品电商销售还是新事物,没地方讨教经验,我就跑到上海、杭州等地参加学习培训。针对农产品保鲜运送困 难、走快递运送成本高的实际,我学习了真空、冷箱等技术,探索了海宁区域消费者当天选购次日配送到社区的模式。”朱乔煜说。

  就这样,边学习边探索边总结,一单、两单、三单……朱乔煜给庄园配置了一个配送员,专门负责海宁区域,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2023年,作为全国唯一三农领域青年代表,他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0周年现场直播销售农产品,把家乡产品带到了世界级舞台。

  来自乡村,回到乡村,改变乡村,朱乔煜既是投身乡村振兴的实干者,也身兼着袁花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秘书长,深耕家乡沃土,带动全村致富。

  在嘉兴,生长着一种栽培历史达2500多年的果中“活化石”,这便是有“最浪漫水果”之称的槜李。眼下,正是槜李成熟季节,走进双丰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槜李树,丰收景象动人。然而,种植槜李,并非当地本土风俗,而与朱乔煜和村里的党群帮扶结对计划有关。

  “随着我们家庭农场经营有了声色,又成立了党支部,村里就想发挥我们长期种植槜李树、网上销售槜李的良好优势,为农户共同致富做点事。”对此,朱乔煜非常乐意,觉得可行性很强。和父母沟通后,他们为双丰村1800户有需求的村民每家免费发放了3棵槜李苗,并提供定期技术指导培训、开展现场实地教学、聘请水果专家授课,帮助农户提高水果产收。

  2024年开春,朱乔煜又亲自挑选果苗、修剪枝条、放置种植手册、打包装车,把精挑细选的200棵槜李苗“远嫁”到千里之外的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

  “黑水县已经传来了好消息,槜李苗已经发芽。由于槜李树需要3年时间挂果,对种植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为了护航这次‘远嫁’,我打算在前3年关键期,每年去黑水县上门指导1次到2次,加强线上联系,第一时间解决技术问题。”朱乔煜说,对他而言,为黑水人民带去新品种、新技术,能够推动两地在乡村振兴领域有更深的交流,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长效动能。

  “充分利用联系广泛的优势、持续凝聚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以新联会成员特有的青春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勃勃生机,通过直播带货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未来将涌现出更多新业态,不断以‘新’唤‘新’,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袁花镇党委委员巫笑飞说。(完)

  百县千镇万村奋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短板。

  “春风十万里,十万好消息,行李放眼前,平安伴随你。”蒙永庚将带有美好祝愿的歌曲《春风十万里》在车厢中唱响,不少旅客跟随歌曲旋律打起了节拍,车厢内接连响起阵阵掌声。

  “原先卖几百块钱的,现在卖上万块钱,这就相当于抢钱了。”面对行业内正在出现的“竭泽而渔”的乱象,夏雨清一声叹息说,做民宿,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你民宿经营的是365天,不是一两天赚钱。”不能总想着,过去亏了三年,要在春节一把全赚回来。“(这样)等于把品牌损耗掉了,最终损失的,就远不是你赚到的那些钱了,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到店就餐火爆,“上门代厨”也颇受青睐。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1046750053.png" alt="海拔6000米!这段冰川巡逻路他们用双脚丈量" />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美国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26日说,尽管美方前一天同意向乌克兰援助“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但交付需要时间,赶不上乌克兰打算发动的“春季攻势”。

张善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