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德保隘章土布制作:织机飞梭传承民族文化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5 17:38:29

  中新网百色6月14日电(李逍 卢春耀)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足荣镇泗营村隘章屯,当地完整保留并传承着壮族传统棉纺织技艺。近日,记者采访德保隘章土布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许美遍,了解这一技艺背后的故事。

  许美遍出生在德保县足荣镇,她的妈妈靠出售一些自己纺织的布匹维持生计。因人手不足,许美遍兄弟姐妹三人不得不跟母亲学习纺织。当时11岁的许美遍个子矮,织布时不能坐在座板上,只能站着一脚一脚踩在踏板上织布。

  “在隘章有一句话,隘章无女不纺织。那时,学纺织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许美遍回忆起童年往事说道。正因为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她为了把布匹织得精、织得细,卖得好价钱,经常与左邻右舍交流经验。

  如今,色线的选择,经纬密度的调配,纯棉度的检验,许美遍都要手把手,面对面地向徒弟传授,徒弟们现在织出来的土布面料,均匀平整,甚至可以与工厂、公司出产的商品媲美。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科技迅速发展,手工纺织也曾一度落寞。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当地相关部门深挖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足荣镇也在隘章屯建设了村史馆,馆内展示各类非遗活动的宣传图片,以及当地最具有特色的用隘章土布制作的民族服饰、布匹、围巾、包包和鞋子等,还摆放了纺织土布用具。

  2018年,在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隘章土布围巾受到泰国贵宾的青睐,首次走出国门。202 0年,德保隘章土布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诸多平台上的亮相,如今的德保隘章土布制作技艺愈发充满生机和活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并喜欢上这项

  许美遍经常说:“现在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也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我一定要把它发扬下去,让下一代都知道老一辈是怎么生活过来的,这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完)

  此次,《通知》中的一项重磅举措是全面取消标准农田占补平衡制度和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管理制度。据了解,此前一些耕地依据各级标准涉及多个概念,一旦项目落地占用耕地,企业需要根据相关概念标准完成占补平衡、补建补划、报批组卷、缴纳开垦费等。

北京冬奥会留下的冬奥遗产颇多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去年12月初,湖南省桑植县因县长喊话外地打工的乡亲们而受到关注。面对3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大规模返乡潮,那些山大人稀、老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县镇和山村,“医靠”谁?

  在中国基建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日常里,“看似不可能的一件事,我们把它优质高效地完成。”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储值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有的商家设置了支付限制,导致消费者有卡却买不了想买的商品,有的消费者办卡后遭遇退卡难、退款难等情况。

  项安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是为了降本增效以及突破时空限制寻找市场新机会、拓展发展新空间。企业数字化转型受供应链上下游特别是直接客户的影响,此外,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引导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冲击,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已意识到线上线下并行经营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关键策略。

谢泰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