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 十年来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8 22:54:24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8日从北京市统计局获悉,10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三地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该局将陆续推出《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根据当天发布的首篇报告,10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3年的4.6∶27.7∶67.7,第三产业比重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三产占比保持在八成以上,天津占比超六成,河北突破五成且提升最快,三地三产比重较2013年分别提高5.3个、8.6个和11.4个百分点。

  新兴经济快速发展。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8766.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9%,提高7.7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7%,较2014年提高1.4个百分点;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4%,比2013年提高9.6个百分点。三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较2019年三地均增长20%以上。

  一核两翼格局日渐清晰

  报告显示,现代化首都圈推进建设一核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成绩显现。北京坚持减量发展,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心城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超8千万平方米,腾退土地6千余公顷,市属高校、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在中心城区以外布局新校区、新院区。两翼齐飞,建设与承接同步推进。

  北京城市副中心蓬勃发展。2023年,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3.6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千亿量级,节点工程有序建设,副中心站交通枢纽加快施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及三大建筑建成亮相。有序承接疏解资源,2023年国投云网、中建新科等17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累计落户93家;新引入市级国企及下属企业6家,累计61家。

  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成效显著,城市框架全面拉开,环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水系构成的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全力推进雄安国贸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从新区设立至2023年底,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70亿元,累计开发面积184平方公里,4017栋楼宇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4370万平方米,新建地下管廊141公里。央企累计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加快建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加速推进。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进建设

  报告指出,京津冀地区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以下简称首都圈)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首都圈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三个圈层构成。其中,“通勤圈”指环京交界地区,提升同城化效应,与北京的东部、南部等地区融合发展;“功能圈”主要指北京与天津和河北雄安新区,通过功能互补,加强联动发展,共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产业圈”是指发挥好京津冀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共同做大产业增 量。

  2023年上半年,首都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万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的近四成,通勤圈、功能圈和产业圈占首都圈的比重分别为10%、37.9%和52.1%。首都圈产业结构为4.7∶38.0∶57.3,通勤圈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68.8%,产业圈第二产业占有较高比重,为43.1%。(完)

  “战场见”——在香港国际机场登机前,管东伟发了一条三个字的朋友圈,寥寥数语,表达的是对救危扶难的坚定,对抢救生命的执着。

  但是,那时的记忆却多是灰色的:四周大小烟囱林立,冒着黑烟。天空总是灰蒙蒙,一到冬天就容易咳嗽。“煤矿附近山体岩石裸露,连废弃的煤矸石都堆成数十米高的小山,天热时甚至会自燃,可见淡淡火苗。”李健说。

  “战场见”——在香港国际机场登机前,管东伟发了一条三个字的朋友圈,寥寥数语,表达的是对救危扶难的坚定,对抢救生命的执着。

  入口端的改革也在引发出口端的“共振”,注册制与退市制度协同发力,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今天,北京市召开2023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会上,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过去五年,北京消费结构实现历史性跨越。创新消费发展机制,率先建立总消费促进体系,首创总消费统计制度。市场总消费超3万亿元,服务消费在总消费中占比55%左右。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从2017年的20.5%提高到2022年的39.8%,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占全国比重分别达1/3左右、1/4左右。

  驻奥克兰总领馆提醒领区广大中国公民密切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情况,及时关注当地政府公布的紧急疏散、避难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合理储备饮用水、食品、药物等应急物资;妥善安排行程,坚持非必要不出门不出行,如确需出行,及时关注路况信息,切实做好个人防护。

余克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