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件古埃及文物“包机”抵沪 在上海博物馆开箱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6-18 17:15:23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记者 王笈)7月将在“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展出的788件古埃及文物,已从埃及平安运抵中国。6月17日,90箱古埃及文物被陆续运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高2.1米的埃赫纳吞巨像、长1.89米的彩绘人形棺在记者们的注视下率先开箱。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自今年5月“官宣”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将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是近20年来埃及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之一。

  由于展品数量及体积惊人,本次展览中所有来自埃及的文物,首次以包机的方式沿开罗—上海特批航线运抵中国。6月16日凌晨,搭载着这批文物展品的包机顺利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海关开启便利化通关措施,保障展品秒放通关,当天晚上便运抵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6月17日9时30分,788件文物开始陆续进入展厅;13时30分,在多名工作人员的看护下,高2.1米的埃赫纳吞巨像和长1.89米的彩绘人形棺率先开箱。据馆方介绍,这件彩绘人形棺是近年出土于萨卡拉猫神庙遗址区的“绿脸”棺。萨卡拉地下墓穴出土的近千个人形棺,为棺椁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新材料,很可能打破原来的分类体系。

  “这次我们一共打包了91个封条箱,其中90箱是文物,还有一箱是档案; 所有装载文物的箱子都是量身定制的,能够保证文物在长途运输中不会受损。”上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赵岑瑒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仔细核对着“装箱单”上的信息。她手中的这份“装箱单”详细记录了每一件文物在哪个箱子里,以及箱子的尺寸和重量。

  此前,赵岑瑒还跟随上海博物馆派出的工作组,第一次前往非洲参与了文物点交工作。“一部分文物是在埃及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直接点交、包装的,当时还引起了现场游客的好奇与关注;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从萨卡拉当地的文物库房里挑选出来,然后进行点交、包装的,这也是萨卡拉地区的最新考古发现首次如此系统地到埃及以外的地区展出。”

  随着古埃及文物的抵达,“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布展阶段。本次展览将于7月18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开幕。(完)

  “首先是除尘,我会带着村里的父老乡亲一起打扫卫生,美化村庄环境;第二个是守岁,村里老人较多,关心他们的状况,和他们一起度过健康、平安的假期至关重要;第三个是拜年,农村工作相对琐碎,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有助于新年各项工作的开展。”吴欣铭说。

  有趣的是,有些地方过年时要吃“五辛盘”,是由生韭、生葱、兴蕖、薤以及蓼蒿五种植物组成的凉拌菜,有些也用葱、蒜苗、姜、椒和芥。

  慢生活,不一定速度缓慢。其实,传统新年本不全是“慢”,相反,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忙年”的说法。人们忙着采办年货、打扫卫生、备年夜饭,春节中的母亲何尝体验过慵懒惬意的慢时光?可在记忆里,为什么春节似乎过得尤为缓慢?也许是因为一份完整而连绵的时光,对习惯了碎片时间的当代人来说,已是买不到的奢侈。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22日电 (谢梦圆)“叮叮叮……”21日上午十点左右,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渡消防救援站(以下简称:周渡站)的警铃声骤起,邱喆铭扔下手中剪到一半的纸兔子冲出休息室,顺着二楼铜杆利索地滑进一楼车库,快速换上战斗服登上消防车。出发前他看了一眼出车库电子表,还剩六七秒。从接警到出警,包括司机在内的九名指战员在45秒内全部就位,紧急驶向事发地点。

迎来年宵花行情火爆的时候

  10年来,万马村不断发展壮大农文旅项目,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万马村成为当地有名的“后花园村”,每年吸引约50万名游客来旅游。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每年300多万元提高到去年的100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前年的2万多元提高到去年的4万多元。

张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