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苏深化粮食产销合作 推进“苏米入浙”

来源: 慧聪网
2024-06-20 05:33:12

  中新网杭州3月29日电(王逸飞)29日,“水 韵苏米”走进浙江专场推介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浙江从江苏调入粮食总量545万吨。以推进“苏米入浙”为代表,未来两省也将持续深化粮食产销合作。

  江苏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连续10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而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资源少,产需缺口大,是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

  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孙强介绍,长期以来,江苏一直是浙江主要的口粮来源地,是浙江第一大粮食调入省份。2023年,浙江从江苏调入粮食总量达545万吨,占全部省外调入量的32%。同时,浙江各地通过在江苏建立粮源基地,落实异地储备等形式,打造了广泛、多元、深入的产销合作关系。目前,浙江在江苏建立粮源基地近100万亩,异地代储部分地方储备粮。

  于浙江而言,“苏米入浙”不但促进了该省粮食供需平衡,而且丰富了市场供应。江苏的“水韵苏米”省域公共品牌建设也为浙江地产优质大米品牌打造提供了经验借鉴。

  当日活动邀请江苏相关企业进行了推介,并开辟展示专区,向浙江消费者展现当地产品特色。

  孙强表示,接下来,浙江将推动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在共同搭建平台、推广“水韵苏米”、建立粮源基地、开展异地代储以及加强区域间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和粮食流通执法监管协作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为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区域粮食高水平安全作出新贡献。(完)

  会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陈舜宣读决定。经省委研究,决定由孔昌生同志担任省政协党组书记,刘伟同志不再担任省政协党组书记;李亚同志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孔昌生同志不再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展望2023年,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房企供给侧改革已渐近尾声,稳信用下企业整体融资环境或将实质性改善,央国企及优质民企更将显著受益。由于2021年以来房企发债量长期小于到期量,因此房企偿债一直处于承压状态,2023年前三季度一大波偿债潮仍需房企注意。

  公报提到,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冯永辉从猪肉价格的高点回落聊起。“2022年10月20日左右,当时疫情防控还是非常严格,生产端的猪都没有办法正常运输,所以有很多猪都没有卖掉,再加上消费端,由于小区封控,需求也是不正常的,所以猪价从10月20号以后就开始往下掉了。”

  <strong>戴彬彬任陕西省副省长</strong>

林崇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