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奎尔奇: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新兴市场迎来合资机遇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30 05:43:5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大连报道

  2023 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 60%,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光伏产品的出口增长达 30%。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展,想要保持其发展势头,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在哪些区域和国别可以重点布局?围绕上述话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对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奎尔奇(John A. Quelch)进行了采访。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受益于持续投资

  《21世纪》:中国电动汽车要保持领先优势需考虑哪些因素?

  约翰・奎尔奇: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受益于中国政府对该领域发展的重视以及持续的投资。创新能力也是驱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伴随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行业不断整合,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涌现。未来十年,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仍将保持竞争优势。

  《21世纪》:你对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出口规模和增长有 何判断?

  约翰・奎尔奇:电动汽车的发展是解决世界面临的气候危机的重要一环。伴随中国提高电动汽车产量的能力日益增强,世界各国也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提升的过程中获益。

  某种程度上,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投资,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小型新兴经济体能够通过允许中国电动汽车在本国销售,来实现其气候和碳足迹目标。

  此外,我预计还会看到更多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新兴市场投资制造领域。例如,在墨西哥,当地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在发展电动汽车制造业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很好的合资机会。

  从出口转向合资电动汽车制造商

  《21世纪》:请展开谈谈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海外哪些区域和国别市场面临广阔机遇?

  约翰・奎尔奇:考虑到美国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目前美国市场基本上是“关闭”的。欧洲征收的关税约为20%~25%,虽然关税繁重,但这不足以削弱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是我认为,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主要机会可以着眼于欧洲和中国以外的市场,这些市场占全球GDP的40%甚至更多。因此,中国以外的市场机会巨大、机遇广阔。当然,中国国内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21世纪》: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有何建议?

  约翰・奎尔奇:我认为关键挑战聚焦在合作伙伴、品牌建设与专业人才这三个维度。

  一是如何从单纯的出口型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变为投资制造工厂、与中国以外汽车行业的其他企业共同投资、进行合资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我认为,这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特别是在美欧制造商主导的市场,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知名度仍有待提升。在这些市场,中国企业即使生产的产品非常有价值,但将不得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建立品牌声誉。

  三是人才。这涉及如何获得、留住人才,涉及在全球子公司管理中对不同国籍的人才的管理与整合。

责任编辑:刘明亮

  输给张伟丽后,乔安娜选择了退役;另一位手下败将埃斯帕扎进入长时间休整;安德拉德也滑坡明显,最近两场比赛分别输给闫晓楠和苏亚雷斯;唯一战胜过张伟丽的罗斯最近升到了蝇量级。

  每个人都收到一份学习资料,系统学习“杀猪盘”的话术,包括怎么聊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自己的人设,怎样和对方聊感情,让她心甘情愿地投资,等等。

  国铁集团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着力为民办实事,切实解决旅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推动铁路12306系统研发升级,优化了信息服务功能。一是丰富服务场景。在原来向旅客推送购票、退票、改签、列车停运及恢复信息的基础上,新增推送候补同方向增开临时旅客列车、晚点提示、检票地点变更等信息。二是扩大触达范围。在原来仅向购票人推送服务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向乘车人推送服务信息。优化调整后,铁路信息服务将着力触达所有乘车旅客。三是优化推送方式。根据旅客需求,通过微信、支付宝及12306手机APP推送消息。对未开启微信及支付宝消息通知的旅客,将通过手机短信推送服务信息。

  乔良还提到了黑产特征库。据他介绍,特征库会录入已经确定的代理退保黑产特征信息,如果后续发现退保投诉中出现这些黑产特征,就会高度警惕。而行业内也搭建了从业人员职业失信行为库,例如,某人被确定为代理退保黑产人员,就会被放进黑名单,若后续代理了退保事宜,保险公司就会启动相关预案,对退保资料严格审核调查。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科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

  容貌焦虑正在影响未成年群体。沫沫在网上发帖回忆,“初中的时候英语课学五官的单词,英语老师看到我的鼻子说,‘xxx has a big nose。’”,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因此讨厌老师,但“这么多年都会偶尔回忆起她的那句话”。小芥也分享了她的经历:初中时女生被男生取难听的绰号,整容后这种恶意也没有消失,甚至到毕业后再参加班级聚会,还会有同学直指她的改变,继续取笑。

刘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