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要击沉“准航母”?作秀给谁看?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6 14:49:32

  由美国主导的

  “环太平洋-2024”军演

  将于本月开始

  演习课目包括

  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使用多种火力击沉

  美国意欲何为?

  美国日益重视反航母战力

  要将“准航母”击沉

  由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2024”多国海上联合演习,将于6月下旬开始在夏威夷及其周边海空域举行。根据美军方的说法,演习将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40艘水面舰艇、3艘潜艇、150多架飞机和超过2.5万人参加。

  美国“动力”网站近日披露,“环太平洋-2024” 军演中的“击沉”课目,将以美国4万吨级“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作为靶舰。“击沉”是“环太平洋”军演的传统压轴项目,使用反舰武器对一艘靶舰进行实弹打击。据报道,这是十多年来美海军首次将如此庞大的退役舰艇作为靶舰。

  演习要打“准航母”

  美国作秀给谁看?

  “环太平洋”军演始于上世纪70年代,起初一年举行一次,后改为两年一次。近年来,该演习已悄然成为美国推行其“印太战略”的工具、应对所谓“大国竞争”的练兵场,欲彰显其地区和全球“影响力”。

  军事评论员魏东旭认为,“塔拉瓦”号的整体结构与常规动力航母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将其击沉,所传递的信号不言自明。在太平洋范围内,在美国所谓“对手”名单上,谁拥有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和常规动力航母,答案也呼之欲出。所以,美国的挑衅意味非常明显。

  国际问题专家苏晓晖表示,除了“秀肌肉”和拉帮结派搞对抗,“环太平洋-2024”军演也凸显了美国的战略焦虑。俄乌冲突延宕,巴以冲突升级,美国不仅担心国内民众对其实力提出质疑,也担心盟友对美国产生疑虑。因此,美国通过军演,明确亚太仍是其战略重心,还希望更多的盟友和伙伴国来分摊成本,甚至充当美国的马前卒。

  美军反舰能力几斤几两?

  将用哪些武器击沉“准航母”

  据美国“动力”网站报道,“环太平洋-2024”军演将测试各种反舰武器的实际打击效果,而击沉“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将为美海军提供一次“难得”的机会,收集有关武器的打击效能。

  魏东旭表示,对于航母和大型两栖攻击舰,美军目前缺乏摧毁能力强的远程作战手段。所以,此次美军想击沉“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很可能会出动战斗机、战舰、潜艇,而最终能对“塔拉瓦”号完成致命一击的可能是美海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在水下发射重型鱼雷,把“塔拉瓦”号的底打穿,令其沉没。

  美国拉帮结派,菲日踊跃参演

  值得高度警惕

  参加“环太平洋-2024”军演的国家,既有英国、荷兰等北约成员国,也有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

  苏晓晖表示,近期美国联合菲律宾动作频频,4月到5月刚举行联演,在南海挑唆搅局。此次“环太平洋-2024”军演,美方则妄图通过与菲律宾的互动,向盟友展示其介入地区局势的意图和所谓实力,形成更广泛的针对地区大国的合围。

  今年6月,美国主导的军演轮番进行,其中都有日本的身影。苏晓晖表示,日本近期与更多的美国盟友,尤其是北约成员国互动较多,妄图突破“专守防卫”原则,值得警惕。

责任编辑:张迪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月16日称,布林肯此次访华,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中方将阐明对中美关系的立场和关切,坚决维护自身利益。

  <font cms-style="font-L strong-Bold">央视网消息:</font>据“中国水利”微信公众号消息,据预报,6月20日至25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西南东部南部、江南、华南西部北部及湖北东南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长江流域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珠江流域柳江、桂江,太湖河网区及浙闽地区钱塘江、闽江上游富屯溪等主要河流可能出现超警以上洪水,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水利部信息中心(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于6月19日11时发布洪水蓝色预警,提醒有关地区注意防范。

  据报道,美国国务院原本公布的日程显示,布林肯和秦刚将在北京时间18日下午7时30分共进工作晚餐。法新社称,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预计将会见布林肯,后者还将与美国交换生和商界领袖举行座谈。

  2月17日,生于1987年的李佳林当选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3月28日,均出生于1985年的张永意和李晓明当选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

  据测算,“中快餐饮”人工成本约占营业额20%;水电气成本约占营业额7%,集团和分公司各类管理成本约占营业额2.5%,三项合计间接成本为29.5%,均低于当时全国任何一家高校食堂的间接成本。

  令人没想到的是,即便布林肯访华,一些惯使各种滤镜的西方媒体还在耍宝。从“玉渊谭天”账号公布的一组“不同镜头下的布林肯访华”就能看出——明明现场北京阳光明媚,到了英国广播公司(BBC)镜头下就变得暗淡了。《华盛顿邮报》更狠,索性把这两天纽约的雾霾天调调“移植”到布林肯下飞机的北京。

刘培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