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沿线古镇美食聚杭州 擦亮运河美食名片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9 01:20:11

  中新网杭州6月18日电(鲍梦妮 毛莹玥)北京张家湾古镇的咯吱盒、山东夏津县的布袋鸡……6月18日,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的配套活动,“大运河美食·非遗集市”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古镇举办,汇聚多省(市)的非遗美食,共同擦亮大运河美食名片

  临平位于杭州东北部,大运河从当地塘栖古镇穿过。“两岸人家依绿波,中间一道是官河”形象道出了塘栖古镇的“江南模样”。

  “这是我们塘栖老底子的特色美食。”临平区“塘栖百匠”省级非遗工坊负责人沈建标剥开一颗蚕杷蛋,淡淡的枇杷花香随之而来。

  沈建标介绍,每年五月蚕茧“下山”和枇杷上市时节,被称作“蚕枇里”。在此期间,当地村民常将一种介于白煮蛋与咸鸭蛋之间的“蚕杷蛋”作为主食。其因加工时放入了枇杷花进行腌制,所以又称“枇杷花蛋”。

  一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来自山东的鸿熙居布袋鸡 第十代传承人魏宪华对此深有体会。

  “我们与大运河有很深的渊源。过去因为船只通过京杭大运河,布袋鸡才得以被带入宫廷。”魏宪华说,布袋鸡此前接近失传,作为第十代传承人,他有责任与义务将其发扬光大,这也是他远赴杭州参加此集市的初衷。

  据介绍,除美食外,集市上还展示了天津杨柳青年画等大运河沿线古镇的非遗传统技艺和文创产品,现场共设有35个展位。

  “这些手工艺品都是大运河文化的传承,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在家门口领略各种各样的传统技艺,我感觉很有意思。”游客陆苏说。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不懈探索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和传承新路径,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整合非遗资源,搭建非遗传播舞台。”临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strong>9大啤酒品牌签约,2023共拓啤酒新格局</strong>

  除了游戏玩耍的孩子,中午时,也有不少原本沿河散步的年轻人上冰走走。一名在附近上班的男士称,一入冬冰面就热闹起来,多年来一直如此。在他看来,这样的天然水域在冬天应利用起来,河道管理方应该加强管理,“比如限定好开放时间”。

  该负责人表示,预制菜项目投产后,产品也将配送至长三角内外多个区域,各种电商平台、农资配送、农副产品电商等新型农村新业态也将随之蓬勃发展。

  未来旅游市场向何处发展?疫情期间的思考很多,现在是需要付诸行动、检验成果的时候。道路千万条,用户第一条,最为根本的,还是建立用户思维,真正做到以游客为中心。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全社会的旅游意愿充分点燃,有望在春节假期激发和喷发。而春节期间,城市运营乃至稳经济,都需要一定“就地过年”保障,免门票作用就在于,一方面稳岗留工保运营,另一方面引客吸流促经济,体现的正是用户思维,正是以游客为中心。沿着这样的逻辑线条发展下去,旅游市场会有不一样的呈现。

  平均年龄二十四五岁

  仲量联行1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受经济金融环境动荡影响,2022年亚太地区房地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25%,预计2023年投资总额还将下降5%至10%。但酒店投资总额预计将逆势而上,随着各国边境重开,2022年酒店投资已增长10%至15% ,预计2023年将增长6%左右。

洪彦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