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双周政策分析会” 聚焦新质生产力

来源: 南风窗
2024-06-14 07:20:48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和技术成果,要求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劳动资料的革新、劳动对象的拓展。而如何在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储备、大学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融合、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龙头作用,引领推动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值得高等教育和智库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刘青指出,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有开放型经济的视野。他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与着力点,要以全面依法治国、法制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来引领我国开放型经济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新时代的新改革红利。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石松建议,更新观念,消除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加快推进银发科技的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银发经济的发展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许勤华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着力推进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蕴含着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绿色决定新质生产力的质量、成色,绿色决定新质生产力对外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认为,科学方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他主张“先立后破”,“先立”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紧迫性、必要性,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抢抓机遇。“破”是改革必须的,改革要破除一些旧体制,发展也要淘汰一些旧的,但是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创新与传统的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坚指出,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跟发展人文经济结合起来。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科技发展状况、政治生态、人文环境等,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问题解决不好,生产力发展不起来,光讲干,光讲投资,解决不了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陈甬军从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调查调研民营经济发展得到启发。他认为,要补一个概念和新质生产力相配合,即新质生产关系。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促进新质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完善。新型生产关系来自于实践,又要为实践的发展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新闻学院教授张迪从国际传播的视角阐述新质生产力对于国家形象和国际传播带来的影响及作用。张迪认为,未来如果能够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传播,能够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好新质生产力, 通过有效的数字公共外交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已经成为中国当下急需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饶2月6日电 (杨佳煜 戴平)近日,江西上饶站货场内一片繁忙景象,铁路货运工作人员忙着检查新能源汽车状态,物流工作人员忙着固定集装箱内的汽车。这批新能源汽车将从江西上饶运往意大利。

  开年以来,湖南经济快速恢复,企业开复工率已经达到96%,高于2019年同期的水平,14个市州有关县市区、园区都在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特别是市场繁荣、旅游旺盛,春节期间旅游景点火爆、旅游人数上升。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崇斌表示:“在经济加速回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稳增长二十条》,就是要把全省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保持住、巩固好,加快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在港铁罗湖站入境区,香港旅游发展局精心准备了礼包派给抵港旅客。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印有“你好,香港!”字样的红色纸袋中,装有香港特色小食、主题公园产品及门票优惠券、美妆店产品、旅客消费商场礼券包及转换插头等。据悉,日前香港启动“你好,香港!”计划,希望加强推广香港,吸引更多内地和海外朋友来香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强化工程质量保障。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十一)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林吉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