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东威海碳纤维企业:一根碳丝拉动一个产业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13 23:45:54

  中新网威海4月19日电(记者 王娇妮)细如发丝、轻如鸿毛,简简单单一根“丝”,却耐得住3000摄氏度的高温,是钢铁强度的7至9倍——这就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碳纤维材料的能力。

  近日,记者跟随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行走先行区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活动走进威海市临港区,了解当地碳纤维企业的创新发展。

  在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T700级、T800级等各种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

  “如今我们的产品除了应用在渔具等体育器械领域外,还应用于航空航天、氢能源、风电等领域。”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丛宗杰介绍称,国产碳纤维从“出生”到崛起,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1998年,做渔具起家的光威集团被碳纤维卡住了“脖子”——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鱼竿是碳纤维制成的。想要进口碳纤维,面临流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等种种难题。不甘受制于人的集团创始人陈光威决定搞自主研发,建设碳纤维生产线。

  2002年,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历经3年不懈研发与调试,2005年,该企业承担的相关碳纤维项目圆满验收,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碳纤维。

  近年来,该企业产品不仅实现了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风电等领域应用,还完成了大型风电碳梁、碳纤维工作梯、碳纤维包装箱、无人机平台等多项新产品的交付应用,实现了从行业“跟跑”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时下,在山东威海,一条贯穿“装备制造—原丝—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制品—检测分析—回收再利用”的碳纤维全产业链正加速崛起。

  当地近年来抢占碳纤维这一新兴产业高地,打造碳纤维产业园,广聚各地 新企业,面向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构建产业“生态圈”。2023年,该产业园已集聚碳纤维复材产业链规上企业50余家,带动碳纤维产业实现营收270多亿元人民币。(完)

  <strong>科技巨头们为何纷纷选择裁员?</strong>

  向实,实体经济发展势头更稳,后劲更足。农业春耕备耕播种希望,提升全年粮食稳定供应能力。工业订单充足,人机繁忙。今年1月,制造业21个行业中有18个景气度较上月上升,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迅猛,服务业加速向中高端不断升级。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2月4日电 (戚亚平 胡彩艳)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二团塔南镇“大学生创业基地”,由5名返乡大学生创办的新疆某农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迅速崛起。

  美国“长臂管辖”破坏各类国际治理机制的宗旨和功能。美国在联合国框架之外频繁实施单边制裁措施,使安理会的制裁功能受到冲击,严重影响其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美国罔顾其“301”措施已被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裁定为违反国际法,继续对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发起各类单边性质的“301调查”,并维持现有的“301”关税措施,公然践踏多边贸易体制宗旨和精神,损害多边贸易体制运作基石。滥施“长臂管辖”的美国,已成为单边主义霸凌行径的实施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破坏者、产业政策双重标准的操纵者。

  2023年的春天如约而至。在北京冬奥会精彩开幕一周年之际,回眸申办、筹办、举办全过程,广大参与者共同创造的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注入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出“一起向未来”的深情呼唤。

  同一天,武汉新城重大工程启动暨一季度湖北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

吴月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