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29 17:06:44

  中新网6月28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主任张燕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破除认识误区、避免实践偏差,要从时空两个维度来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要处理好全国一盘棋顶层设计、战略部署和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的关系。

  他表示,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一些误区——

  避免跨越发展阶段。着眼国家战略发展,甚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致力于发展未来科技、未来产业,这是大势,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但在把握大势中,更要立足当下,要考虑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具有时代属性,不能超越我们的发展阶段的条件和能力,好高骛远,一味尝“新”、追求“高大上”。

  避免脱离地方实际。这个实际就是地方的发展基础条件、特点和实际需要。我国地区差异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不一样,各地方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主体动能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走出一条符合地方条件、特色和实际需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子来,而不是走一个模式。

  避免关起门来搞新赛道。在实践中,由于思想意识不到位、市场竞争等因素使然,往往还是存在关起门来搞创新的现象,长期看制约科技创新的步伐。各地方一定要主动参与全国全球的产业分工协作,深入融入全国全球的创新网络,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燕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一方面,需要认识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要 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中,从人类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中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为此,要有前瞻谋划和战略定力,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搞短期的热度工程、形象工程。到地方层面,一定是有快有慢、有长有短、各有特色,而不是齐步走。

  另一方面,需要认识到,一哄而上发展新质生产力,会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效率折损。各地方如果运动式地大搞、蛮搞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味求快,不仅会打乱自身发展的步子,还势必会影响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甚至会出现恶性竞争、内卷发展、重复建设,从而影响到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步伐和效果。

  张燕认为,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就需要各地方:谋定而后动,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有所为、有所不为,防范方向性错误;坚持从地方实际出发,立足地方条件积极探索差异化的路径模式;加强对内对外创新合作,在更加开放环境下推进创新发展,增强创新发展的联动性协调性;长短结合,把握好先为与后为、快为和慢为的关系,既要着眼长远,更要干在当下落在实处。(“三里河”工作室)

  真相:近日,关于“退休人员领取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传言再起。经核查,“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说法与事实不符,传言中涉及的北京、上海、浙江、济南等地均无“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的政策。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网传说法可能是将“医保年度定额资金”误解为“差额补贴”。目前,个人从医保得到的资金只有三方面费用:一是医保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二是医保报销回来的(个人与医疗机构发生的手工结算费用)医疗费用;三是实行职工大病保险制度的地方,大病保险报销回来的费用。国家职工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制度。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实行长期累计。如职工和退休人员不幸去世,其生前个人账户的剩余款由子女继承,不会被“直接清除”。(来源:经济日报)

  隔年,在各方大力支持下,一台展示两岸佛教三大语系佛乐最高水平的演出首先来到台湾,大陆佛乐团与佛光山梵呗赞颂团三场公演盛况空前。此后,还前往港澳、美加,两岸僧众以“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的名称,在洛杉矶好莱坞大道上知名的柯达剧院等地演出,让许多华侨与外国朋友感动不已。田青说,一般人不懂佛教音乐,因为大师的声望,演出才取得那么轰动的效果。

  土耳其副总统福阿特·奥克泰(Fuat Oktay)称,土耳其至少有284人死亡,超过2300人受伤。土耳其10个城市中,有1700多座建筑物遭到破坏。

  星云大师致力于促进两岸交流,在无锡宜兴复兴大觉寺,捐建中国书院博物馆、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大楼(星云楼),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和谐。

  围绕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提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快项目推进实施、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稳定房地产领域投资等5条政策措施。比如,在招商引资方面,提出对湘商企业总部回归给予奖励;在项目要素保障方面,提出设立总量1500亿元的第三轮“三高四新”融资专项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在稳定房地产投资方面,提出用足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

  在诸多元杂剧作家中,王实甫因《西厢记》而蜚声剧坛,被称为“王西厢”。历代文人对王实甫《西厢记》尤为青睐,现存明、清刻本不下百种,为古典剧作之冠。海外译本有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影响遍布全球。

张哲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