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教授”陶冶:当学术圈遇到“二次元”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6 14:35:54

  “依恋理论”“神经美学”“近代与前近代”……这些“艰深之词”与丰子恺(1898—1975年)的《小猫亲人》《鹬蚌相亲》等“浅易之图”同时出现在一本学术刊物中,“严肃活泼”的风格成为学术圈独特一景——作为国内首部漫画学术刊物,近日创刊发行的《漫画研究》第一卷以“丰子恺艺术研究”为专题,集结10余篇中外研究论文,在学术视野下解析这位心中为“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四事所占据的赤诚之人,何以成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

  作为《漫画研究》总主编,无党派人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日语漫画文创专业教授陶冶近日接受《中国新闻》报专访,分享该刊创办背后的故事,以及高校研究者们为何联合起来为“二次元”(网民对漫画的称呼)注入“学术之力”,为当下社会提供新的滋养。

  首部漫画学术刊物的诞生

  “科学是分析的,艺术是理解的”“科学是创造规则的,艺术是探求价值的”……1922年,丰子恺在《艺术教育的原理》一文中论述艺术与科学的种种不同。彼时,这位艺术大师不会想到,一个世纪后,他成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分析”对象,中外学者们从他的作品与理念中“探求价值”,为当下的艺术与教育提供养分。

  “在中国,说起漫画,丰子恺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2月20日,在二外中国漫画文创研究院,陶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学界对于中国漫画的起源和定义尚无定论,但自1925年上海《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画作,并由该刊主编郑振铎为栏目定名“子恺漫画”后,“漫画”这种艺术形式开始进入国人视野,丰子恺也因此被视为“中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2023年是丰子恺诞辰125周年,当时正在筹备中的《漫画研究》将丰子恺作为创刊号的主角,向多所高校、漫画界的相关研究者发起邀约。经历一年论文征集、双盲审等流程,最终收录15篇论文、共200多页的国内首部漫画学术刊物《漫画研究》第一卷由首都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装帧精美的“书”的形式与读者见面。

  “丰子恺不仅是漫画家,也是书法家、教育家、翻译家……我们通过几个板块进行梳理,从不同角度展示部分最新研究。”陶冶翻开《漫画研究》的目录页,“比如第一篇《依恋理论视角下丰子恺漫画中的亲密关系》,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需要慢慢研读;首都师范大学赵宏教授的《试析丰子恺书法艺术风格及其早熟和一贯性的特征》,非常专业,坦率地讲,我都读得很吃力。但即使难懂,人们也能够通过这些文章认识到,漫画在社会中承担的功能是方方面面的。”

  首个“漫画学会”的责任

  《漫画研究》第一卷内页有一处设计巧思:右下角页码处绘有翻页连环画,快速翻动厚厚的书页,一个八字胡往上翘、拿手杖戴礼帽的“绅士”小人不停变换动作,十分逗趣。

  这个漫画小人是《漫画研究》主办方北京漫画学会的标识形象。该学会成立于2021年,是北京首家以漫画研究、教育、国际交流与传播为使命的非营利社会团体,陶冶是首任会长。

  已运转2年多的北京漫画学会成为国内外多所高校以及社会团体的交流平台,新创办的《漫画研究》则通过具体的传播渠道让这些交流变得更具象化。

  “第一卷出版后,丰子恺研究会会长丰羽联系我们,希望能全文转载。澳门漫画从业员协会会长黄天俊希望加强交流。知名漫画家张乐平的后人也托人来帮他买一本。”陶冶说,《漫画研究》出版后引起了热烈反响,有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但为确保权威公正,他拒绝了“资本”,宁愿“赔本赚吆喝”。

  “我现在有一种‘自负’——我们代表中国当代漫画研究的水准。我们有责任把《漫画研究》的质量保持在最高水平。”陶冶说,“当我们十年后回看中国现代漫画的发展,《漫画研究》一定会在其中留下痕迹。”

  1980年代的“漫展”什么样?

  陶冶与漫画结缘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内蒙古读初中时,他向《呼和浩特晚报》投了两幅漫画作品并成功发表。此后,他的漫画不时见诸报端,还得到了时任《北京晚报》美术摄影部主任、漫画名家王复羊的赏识。

  1986年,陶冶考入二外亚非语系日语专业。当时国内漫画界正经历一波热潮,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职工漫画组每周举办“漫展”——现场拉起一圈铁丝,铁丝上有很多小夹子,漫画爱好者把自己的作品夹在上面,大家转着圈欣赏,互相提意见。每周二,陶冶都会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从学校赶到天安门东侧的文化宫参加活动。活动现场还经常出现供职于报社的知名漫画家,如《北京晚报》的王复羊、《工人日报》的何韦等,他们看中哪幅画便取下带走。“大家都期待着自己的画被拿走,拿走后过一两周就见报了,还有5元、10元的稿费。”

  30多年过去,漫画依然受到年轻人喜爱,陶冶偏爱的单幅漫画却似乎已经“退流行”。这种用寥寥数笔的简约画面展示社会现状、表达个人观点、传递社会价值的艺术形式是否会被时代淘汰?陶冶的回答是否定的。

  在他看来,漫画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快乐,也能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尤其在社交媒体发达的当下,在科普传播、文化传承、宣传教育等方面,单幅漫画仍大有可为。而在文化交流领域,漫画凭借着跨越语言壁垒的天然优势,成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载体。

  “日语+漫画文创”如何培养人才?

  “我们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到漫画的社会功能,比如传播信息、传承文化,而其中很核心的一点就是先要对漫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为此,陶冶把漫画带到高校课堂,让年轻人认识漫画、创作漫画,通过掌握这种“一图胜千言”的视觉艺术,达到开拓思维的目的。

  1996年,陶冶赴日留学,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漫画学博士。2019年,他回到母校二外,主持创办全国首个“日语漫画文创”专业。在各高校积极探索“新文科”学科转型方向的热潮下,陶冶的尝试收效明显——近两年招生,“日语漫画文创”专业大受欢迎。而首届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也让他对该专业的前景十分乐观。

  课堂上,陶冶教学生绘画技法、创意设计。此外,学生还要参加中国书画等级考试(CCPT)等艺术类专业考核。但其目标不是将“外语生”培养成“美术生”,而是通过多维度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思辨、归纳、表达等能力。陶冶相信,“成为一个有创意的人,会让你在很多领域都更加游刃有余。”(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首次收到来自火星的8帧遥测信号后,张辉带领的火星车遥操作团队作为“祝融号”火星车“驾驶员”,在地球上开启了三个多月的火星时间作息。

  王家岭村世代种植玉米、红薯、南瓜等粮食作物,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村民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活贫困。

  混双决赛上演“中国德比”,冯彦哲/黄东萍组合鏖战三局,以21:15,16:21,21:19,总比分2:1战胜首次参加超级500赛的队友蒋振邦/魏雅欣,夺得两人搭档以来的首个巡回赛冠军,这也是冯彦哲职业生涯首个巡回赛冠军。

  虽然有考公考编打算,但刘瑜并未因此消极怠工,其业绩一直排在部门前列。

  为丰富市民春节期间夜间文化生活,多地聚焦“不夜城”特色,激发夜间消费活力。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在节日期间启动了“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春节系列活动。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自开馆以来的首场夜游活动,在汉字公园璀璨的夜景下,现场观众得以穿越不同时空,沉浸式体验奇妙的传统文化、技艺和汉字民俗。

  十几天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办公室收到了一封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民政局寄来的感谢信。赵新国在信中专门写道:“(他们)关怀备至,悉心照顾,擦汗梳头,使我老伴感动得流泪。”

王依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