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件唐代文物亮相杭州 多件系千年前“浙江制造”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1 06:56:03

  中新网杭州6月19日电 (张斌)“这次我们出借的多件唐代文物,当时是浙江生产制造,供给皇室使用的器物。这次在杭州展出,可以说是再次回到浙江,非常有意义。”6月19日,在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来自陕西宝鸡的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魏晓龙受访时说。

  19日,主题大展“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系2024“丝绸之路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品合计210件,其中一级文物50余件,通过文物呈现唐代长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展现唐代丝绸之路的宏阔历史及浙江与唐代丝绸之路的关联。

  魏晓龙介绍说,此次法门寺博物馆共出借16件展品,均系国家一级文物,为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其中如鎏金双鸯团花纹大银盆、五瓣葵口内凹底深腹秘色瓷碟等文物,最早就生产制造于浙江。

  其中,鎏金双鸯团花纹大银盆十分精美,口径足有46厘米,重6265克,盆底外壁錾刻“浙西”二字。原来,“浙西”为唐代的“浙西道”,包括今江苏、浙江等地区,是唐代后期南方金银器的制作中心。

  五瓣葵口内凹底深腹秘色瓷碟则为唐代晚期瓷器,远远看去如冰似玉,碟中似有一汪清澈的泉水,在灯光照射下闪闪发亮。魏晓龙介绍说,秘色瓷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的瓷器精品,因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得名。此次展出的秘色瓷烧造地,就在位于浙江慈溪的上林湖后 司岙越窑窑址。

  实际上,这些来自浙江的“产品”出现在唐代长安,与中国大运河息息相关。

  隋代开通大运河后,杭州成为大运河水系的关键节点。唐代以来,明州、温州、台州等海港逐渐繁荣。大运河、钱塘江、浙东运河及海上交通构成的交通网,使得浙江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止点。

  浙江与长安之间的水陆交通线,承载着往返海内外的人员、货物,成为唐代以来中国沟通南北最为重要的生命线。长安城内充斥着来自浙江的商品货物,浙江也遍布来自长安的人文艺术和时尚,两地的官员、文人、商旅、僧道频繁流动和往来,反映了长安与浙江的紧密联系。

  此次展览策展人、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介绍说,此次展览在理念、内容、形式和传播等四大方面进行了创新,采用“UGC(观众生成内容)”新型策展理论,采取强化感官体验的沉浸式设计,创造性引入京杭大运河为两地交流之脉的历史背景,以专题模式策划呈现长安与浙江的紧密联系,印证浙江作为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起止点的关键地位。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完)

  活动将通过开展就业摸排、强化精准帮扶举措等方式,集中帮扶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受疫情影响滞留或主动留岗的在京务工人员、北京市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劳动者就业创业,同时全力保障抗疫保供、重点建设、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专精特新”企业以及春节期间有连续生产用工需求的企业等,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和政策支持。

  在此之前,浙江、河南、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发布支持元宇宙产业的政策文件,元宇宙产业投融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在政策带动、资本助推下,元宇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地争相布局的新风口。

  ◎知识链接◎

  人民监督员行业分布广泛,包括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和群众代表。于天飞说:“我们在监督的过程中,不仅围绕法律适用、事实认定等方面发表监督意见,还从自己的专业领域、生活常识、日常经验等方面发表看法。”

  但他也明白,“有问题也没办法。现在就是超越了医疗界的能力,只能牺牲一下。”而很多地方马上要面临着与北京同样的问题,各地也不可能再像当年湖北一样,从其他地方调集大量人手支援。

  向着新征程进发!

葛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