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碳资源助力绿色发展 新型碳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03 16:54:02

  中新网上海4月26日电 (谢梦圆)与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形象不同,当今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碳元素的“卖碳翁”正迎来他们的黄金时代。近日,由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期“碳讲堂”在沪举行,与会嘉宾就新型碳材料为中国经济产业所擘画的未来展开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在主旨演讲中解释了善用碳材料的必要性。他认为,目前新型可再生能源正处于“婴儿”时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挑起未来能源的重担。中国仍是煤炭大国,碳排放较大,如何将煤炭资源进行高效清洁利用十分关键,而新型碳材料在其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赵东元剖析了新型碳材料的功能优势,还介绍了在应用上超越了碳材料范畴的功能介孔材料,认可其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巨大潜力。例如,功能介孔材料可开发为高效隔热材料,实现对热能的有效保护,并在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中发挥作用。

  据悉,赵东元所做的功能介孔材料就是多孔材料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其中“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目前,赵东元 团队发明的介孔碳或硅碳复合材料已完成中试及产业化前期工作,有望显著提升电池性能。

  中国新闻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张明新表示,“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需要专家智库、政府机构、企业团体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

  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伍江认为,虽然碳元素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也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减少碳排放,降低碳足迹,不仅需要“从我做起”更需要科学家利用科技手段来推动。

  因此,他认为,如何将碳元素合理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方式之一,可以通过碳捕捉、利用和封存等技术将其转化为可积极利用的资源,同时,新型碳材料的研发和利用也不可忽视。“尽管中国经济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对中国碳减排技术以及固碳和捕捉技术还有很多疑问,但是我相信中国在这个方面有意愿,也一定能够走在世界最前列。”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桥管理局副局长(挂职)王元元也肯定了碳材料的重要性,她认为,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因其丰富的结构特性和特异的热力电催化等性质,在各行各业都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也是科研界的热点之一。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谈论环节,嘉宾们对新型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产业化挑战等进行探讨,一致认为,新型碳材料产业正处于黄金时代,有望成为驱动中国乃至全球绿色转型的关键引擎,强调政产学研各方紧密协作,共同塑造一个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完)

  “我希望青少年各项赛事的赛制可以更加健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参加属于他们的比赛,在竞争中去学习,去磨练自己的意志。乒乓球运动不仅要有成熟的技战术水平,在体魄和心理上更要保持高水准,才能战胜对手。”

  “你们这是回家过年,还是外出旅游呢?”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26日电 (记者 李姝徵)春节假期进入后半程,返程回沪车辆逐渐增多。记者26日从上海警方获悉,G40沪陕高速上海段迎来春节返程高峰。

  “我们向海外企业介绍了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直播带货等新销售模式,他们盼望尽快来中国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张益海说,在日本东京开展对接活动时,可容纳200余人的会场内座无虚席,不少企业甚至从外地赶来参会。

  杨荣辉介绍,浪论村“浪悦黎奢”和洪水村“黎奢·时光里”两家民宿在春节前一周就预订满满,“黎山麓”星空帐篷营地更是一“蓬”难求。“黎山麓”星空帐篷营地和“黎花里·田园里”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饱受好评。在帐篷营地,有家长带着孩子在河畔游玩、观赏木棉花,也有一家人在帐篷外为晚餐忙碌,其乐融融。

  随着2022年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的实施,务工人员返乡过年人数明显增加。根据福州市人社局春节前对5000家重点企业跟踪调查数据显示,福州今年春节省外务工人员返乡率超过65%,节后岗位需求约为4.7万个,预计全市企业春节后用人需求将达到9万人左右。

唐承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