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新农田 “北大仓”智慧春耕已开启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09 06:45:02

  中新网哈尔滨5月6日电(王欣桐 高鹏飞 记者 王妮娜)给农田装上“科技引擎”,让智慧农业大显身手……5月,黑龙江省春耕正当时,作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建三江”)用科技赋能新农田,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数字与智慧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6日,在洪河农场有限公司的智慧集成示范区内,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利用智能温控系统实时监测育秧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湿度等关键指标。

  “这是一套高科技秧苗管理体系,可以对秧苗的环境精确感知,对温湿度精准调控,确保秧苗处于最佳生长条件,让秧苗长得又快又壮。”当地的一位农业科技人员说。

  目前,建三江分公司已在多个农田示范区广泛应用农机智能化技术,其中,七星农场的万亩无人农场推广区、红卫农场的3600亩水田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都已实现了全程生产无人驾驶作业,成为我国智慧农业的缩影。

  数字赋能高标准农田。在今年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中,建三江开发了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系统,这套管理系统已覆盖158.87万亩高标准农田,使得每亩平均增产5%左右。

  如今,北大荒集团已构建起一套囊括垦区的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针对建三江分公司的“林、草、水、湿、耕”等多元资源资产,实现了“一图总览,一图集成”的高效管理模式,将分公司1200万亩耕地细分为格田级别,为每一地块绘制详尽的“土地画像”,整合历年种植记录、自然条件、土壤特性等多维度数据,形成“地块链”式的数据档案,以此为基础,北大荒构建起庞大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业模型构建、精准施肥、智能病虫害防控、农机精准作业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铺设了由数字资 源向数字资产乃至数字资本转化的坚实路径。

  今年,北大荒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实验室、北大荒生物育种试验室、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建三江。建三江将以三个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集聚国内相关领域高等院校及企业的前沿科技,破解建三江最难解的农业生产瓶颈,计划与中国农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等12所院校共建合作平台,重点围绕三大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种业振兴关键核心、黑土耕地保护、智慧农业等重点任务,开展22项技术研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持续探索智慧农业新路径。(完)

  2022年11月,ChatGPT一经推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不到一周,用户数就突破100万人,月访问量达2100万人次。ChatGPT推出仅两个月后,在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这次采访是在2022年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完成的,彼时的王鹤棣已经工作超过十个小时,但他并没有以倦态示人。提及向往的大银幕,他有着太多的期待,“电影是个神圣的殿堂,我希望能有自己的电影作品,在作品中体验更高难度的角色人生。”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摊开竹筛子,一片片碧玉般的茶叶滚落铁锅中,经过轻抓慢抖,原本碧绿坚硬易碎的雪茶在王权手中越来越柔软,褪去光泽,变得柔和而深沉。随着缕缕茶香飘散,甜香、清爽的味道扑鼻而来,茶坊里仿佛回到春天。王权擦拭额头上渗出的粒粒汗珠,身后的父亲默默地送上一盏热茶,香茗袅袅,充满温馨。

  ——直接接触零下163摄氏度的液态天然气,安全性是建造设计考虑的首要因素

  LNG运输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与航空母舰、大型邮轮并称“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其建造难度到底有多大?

  <strong>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致候鸟觅食区域压缩;林业局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仍有周边农户作物受侵扰</strong><br />

陈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