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头条丨“战争疲劳”在欧蔓延 谁为刀俎谁为鱼肉?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7 08:43:50

  俄乌冲突给德国造成

  超过2000亿欧元的直接损失

  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俄乌冲突已经让德国损失了约2400亿欧元。

  具体来看,受高能源成本影响,德国2022年和2023年的经济分别萎缩了1000亿欧元和1400亿欧元。在这一背景下,德国企业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盈利能力下降,特别是支撑德国经济的工业部门,其生产活动对于能源的需求较大,高昂的能源成本直接降低了其竞争力。

  专家指出,德国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俄乌冲突的巨大冲击:全球经济疲软和较其他国家更高的能源成本令化工、造纸、金属等能源密集型行业不堪重负;建筑利率和材料价格高企抑制需求,导致建筑行业不景气;服务业因通货膨胀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地缘经济冲突的升级让德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德国2023年出口下降1.4%,进口下降9.7%。对此,德国工商大会认为,去年是“德国出口业的疲软年份”。该协会专家表示,继2009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危机之后,2023年是过去三十年来德国出口最疲软的一年,主要原因在于“高通胀、 高利率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导致海外需求低迷”。

  另外,除了直接损失之外,很多投资计划因俄乌冲突搁浅,从长远来看,德国在应对数字化、专业人才短缺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方面的能力将受到缺乏投资的掣肘。

  德国经济研究所预计,德国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5%,连续第二年萎缩。代表德国企业界的德国工商大会对来自各行业和地区的270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得出了相同的预测结果。该协会坦言,德国有可能将面临20多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最新的春季预测中,德国政府计划将今年1.3%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到0.2%。联邦经济部长哈贝克承认,德国经济仍然承受着俄乌冲突带来的巨大压力。

  欧洲民众感受到俄乌冲突直接影响

  随着能源价格的暴涨,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也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家庭取暖、交通费用、日用品采购等开支都显著增加。生活成本更高的结果是人们的购买力明显受到限制。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民众在2022年和2023年累计减少消费4000亿欧元——这相当于每个德国居民减少消费了4800欧元。

  很多德国民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年前,他们完全没想到战争会在欧洲发生,更没想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会受到直接影响。专家指出,这对德国低收入群体的冲击尤其厉害,因为他们所承担的通货膨胀率要比高收入群体“高出两到三倍”。

  德国酒店负责人 维托·布鲁诺:电价更贵,水更贵,食物更贵。一切都更贵了。

  两年前,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国防政策出现180度大转向——从原来的不向冲突地区运送武器,到对乌克兰源源不断提供军备以及大幅提高军费开支,也在社会各界引发争议。尤其在“乌克兰疲劳症”蔓延的当下,德国民众批评声浪日渐高涨。

  德国智库专家 贝恩德·安迈尔:联邦政府设立了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以扩充军备,这非常令人意外。因为德国此前一直限制军事实力的扩张。

  反战人士 梅赫蒂尔德·施赖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和谈。德国国防部长说,我们必须做好战争准备,运送武器并且提高武器生产能力。这非常可怕。

  根据德国联邦外交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月31日,德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280亿欧元的援助。从金额上来看,德国是继美国之后向乌克兰提供支援第二多的国家。德国媒体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说法称,2025年德国财政预算的缺口将至少达到130亿欧元。尽管如此,联邦政府仍希望大幅增加2024年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预算。眼下,今年的援助预算为80亿欧元,而非最初估计的40亿欧元。

  美国赚钱,欧洲买单?

  俄乌冲突影响下,欧洲对液化天然气需求激增,也令美国眼下已跃居为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跟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相比,美国液化天然气的价格要贵出不少。而除了出售昂贵的液化天然气,美国还以低廉的能源价格吸引欧洲企业赴美投资,令人不禁忧心欧洲的“去工业化”或将成为现实。

  德国联邦议员 克劳斯·恩斯特:我们确切地知道,能源密集型企业生产已经下降了22%。这个下降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我们目前对于能源密集型企业的能源定价已经达到了它们无法承担、不愿支付的水平。因此,它们自然会尝试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例如美国。

  欧洲的“战争疲劳”在越来越多的反战游行中已可见一斑。在德国,反战人士认为本应投入住房建设、教育等民生领域的财政预算如今都用在军费上。而西方国家扩充军备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冲突局势继续恶化。

  分析人士也指出,美国要求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一方面是在搞阵营对抗、拱火战争,另一方面则是完全出于“美国优先”的考虑,通过挑动军备竞赛以从中牟取暴利。

  德国智库专家 贝恩德·安迈尔:对于美国来说,这是很好的经济刺激计划。德国政府的大部分国防开支也用在了购买美国的武器上。所以美国赚钱,德国买单。最后遭受痛苦的是冲突地区民众。

  回望俄乌冲突升级的这两年,不仅国际安全形势更加动荡复杂,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胀高企令欧洲尤其德国民众不堪重负。欧洲各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反战声音:要和平,不要输送武器。

  上周慕安会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出的“餐桌菜单论”言犹在耳。或许不仅是德国,就连整个欧洲都早已经是美国这份“菜单”上的佳肴菜品了。

  用户下载安装“颜值检测”软件使用时,“颜值检测”软件会自动在后台获取手机相册里的照片,并自动上传到被告人搭建的腾讯云服务器后台,从而窃取安装者相册照片共计1751张。其中,部分照片含有人脸信息、自然人姓名、身份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100余条。

  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礼兵列队致敬,迎宾小号手鸣礼号。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菲两国国歌。马科斯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2022年12月2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25票赞成、20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批准2023财年综合拨款法案,以确保联邦政府有足够资金运转到2023年9月底。表决结果基本按党派划线,仅9名共和党人“倒戈”投赞成票,1名民主党人“投敌”。前一天,该法案在参议院艰难通过。因担心该法案走完送签流程时间不足,或将导致2022年12月24日零时联邦政府因资金问题停摆,众议院2022年12月23日还批准了一项临时拨款法案,并已提交拜登签署生效。

  梳理下来,不难发现,被清理的科研机构基本都是“三无机构”:无经费、无人员、无办公场所,即学校不提供额外的经费支持,需要个人去申请纵向或横向科研经费;除带头人外,其他人都没有编制,甚至全是兼职,所以无固定人员;无行政规划,难以配套专门的办公室或实验室等。这样的科研机构,早已名存实亡,对其进行清理,也在情理之中,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为了保证校级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转。

  韩国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首先,制定专门的数字教科书培训计划,派遣指导顾问入校提供现场培训。其次,学校自主建设校内数字教科书学习社群,在学习社群里,教师自愿贡献优秀案例并进行经验交流,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提升数字教科书应用能力。另外,2021年,支持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提升的在线平台ITDA交付使用,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数字教科书资源,更为开放的交流平台。

  不是江秋莲需要那近70万的赔偿弥补丧女之痛,而是刘鑫需要用这近70万赔偿做出“人性证明”,证明自己有悔意,在“赎罪”

贾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