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半天大跌近13%,上半年预亏20亿元|公司观察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7-09 15:09:02

行业出清尚需时日。

预计半年亏损20亿元的中国建材(03323.HK),7月9日上午低开低走,半天大跌12.79%,中午报收2.66港元。

水泥股怎么了?

地产相关产业链个股即将公布半年报,部分资深市场人士对接下来房地产和基建相关的产业链板块都看法比较谨慎。一方面,认为近日房地产成交回升更多反映在二手房;另一方面,虽然短期水泥等价格可能回升,但中长期依然不容乐观,行业出清还需时日,产业集中度有提升空间。

市场对利空预备不足

7月8日晚间,中国建材发布盈利预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0亿元,而2023年同期净利润约为14亿元,公司解释,主要产品水泥、商品混凝土和玻璃纤维的销售价格下降、水泥及商品混凝土的销量下降、以及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下降。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建材归母净亏损为13.5亿元。

有香港分析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建材第一季度就已经亏损,半年预计亏损20亿其实并没有在预期以外,市场此前对坏消息的反应有所不足,所以导致股价继续大跌。基本面来看,煤炭等主要材料价格同比下降,成本同比下降,然而因为市场需求偏弱、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价格下降幅度更大,估计因此导致毛利同比下降。由于部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且新项目较少,5、6月因为华南和华东的降雨天气,水泥出货放缓。不过预计在行业自我监控和淡季停产的影响下,6月下旬多个地区的水泥价格开始回升,支撑水泥股下半年的盈利。

德邦证券分析师闫广表示,由于今年以来需求表现一般,1月到5月全国水泥产量6.87亿吨,同比下降9.8%,因此行业加大自律从供给侧入手,错 峰生产减少供给压力,力争稳价减亏。6月到8月为传统淡季,华北、华东等地纷纷逆势提价,表现为淡季不淡,或将为下半年旺季来临提供涨价基础。

房地产拖累水泥需求

此前,中国水泥协会发布的《2023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报告》称,2023年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拖累水泥需求。2024年依旧是行业困难的一年,水泥市场供需关系边际明显改善的可能性不大,阶段性的价格竞争不可避免。各地水泥企业经历过多轮的价格低谷,为改善或稳定盈利,企业多将会因地施策,积极开展错峰生产,以减少亏损现象发生,预计全国水泥市场价格将会继续维持震荡调整走势,但行业效益难有较大改善。

上述报告认为,从投资角度分析,首先是市场整合时机日渐成熟,面对未来市场的严酷竞争,部分劣势企业主动退出市场意愿增大,大集团和优势企业有望进一步推进产能整合,并同时优化市场布局,将有利于提升产业集中度。其次是大企业更加注重上下游产业投资,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推进全产业链建设:主要表现在矿山资源、骨料加工、商混和制品、数智化、光储新能源、协同处置、减碳和碳中和,乃至房地产。不过,202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预计呈现"销售规模仍有下行压力,新开工面积、开发投资或继续回落"的特点,房地产对水泥需求的下拉作用依旧存在,但相对2022年和2023年将会有所减弱。

开源证券分析师齐东表示,2024年,一线城市购房政策调整依旧以宽松为主,6月以来一线城市场成交情况均有所改善。量价层面看,2024年来一线城市新房成交不及预期,二手房以价换量明显,价格下降后成交量有所回升。2024年6月,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新房去化周期分别为16.8个月、7.0个月、25.7个月、22.6个月,库存去化周期拉长。

  <strong>“评功评奖是激励士气的重要手段,必须导向鲜明。”</strong>该旅领导介绍,他们坚持标准原则做好功勋荣誉表彰,引导基层深入学习《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军队功勋荣誉表彰实施办法》等法规制度,并结合学习成果规范评功评奖实施流程。同时,他们进一步量化评比细则,坚持以服务备战打仗为标尺衡量,纠正“论资排辈”“平均分配”等情况。

  眼下,国产羽绒服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国际品牌已经完成对消费者的再教育,一场面向国际化的品牌竞争在所难免。这些羽绒服制造小镇能否突围,将取决于其如何再认识制造、重构产业发展逻辑。

  “我在2022年3月申请过一次提前还贷,当时申请后的第二天就扣款了。感觉从下半年开始越来越难申请,现在都说要等到4月、6月甚至8月份,这几个月就又有不少利息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2年)》,划定了羽绒制品主产区,包括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嘉兴市平湖区),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湛江市吴川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等均位列其中。

  公开信息显示,到2020年,乳企自有奶源比例平均约为40%,这意味着以中小牧场为代表的社会奶源占比仍高达60%。经过“牧场化”升级后,由奶农经营的牧场少则拥有数百头奶牛,多则拥有数千头奶牛,产量和质量均持续提升,并非自身能力不足、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也就是说,中小牧场的生死存亡,对中国乳业的发展仍至关重要。

  平湖与常熟服装产业有着类似的发展路径。地理位置上看,两座城市就如上海的“左膀右臂”,共同作为其服装产业的延伸,并最终都走向羽绒服行业。论规模,平湖不输常熟。据当地媒体报道,中国80%的羽绒服产自平湖,平湖·中国服装城市场入驻经营户2200余家,年交易额超300亿元。

许志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