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青年齐聚云南红河 探讨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

来源: 南风窗
2024-06-13 23:20:27

  中新网云南弥勒6月13日电 (陈静)2024国际青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对话系列活动13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启幕。来自中国、俄罗斯、南非、巴基斯坦等近2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媒体记者和国际青年齐聚一堂,探讨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

  目前中国共有世界遗产57项,云南拥有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丽江古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等6项世界遗产,排名全国第二。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赖勇介绍,去年此时,来自10余个国家的20余名青年代表在红河州相聚,探讨文明多样性传承与创新,赴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地参访。活动结束后,他们相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写信分享感悟。去年10月,青年们收到回信,鼓励他们携手守护世界遗产。

  为进一步发挥国际青年在世界遗产保护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搭建国际青年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机制,当天,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联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为红河州“国际青年交流实践基地”揭牌。

  该基地通过搭建常态化、机制化的开放平台,打造以“实践基地+红河哈尼梯田+多样化活动内容”的“1+1+X”模式,以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活动,提高各国青年对《世界遗产公约》重要性的认识。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公使何塞·迪亚兹表示,从古老的长城到雄伟的故宫,再到红河哈尼梯田景观,中国在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上实施了强有力政策,并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推动国际合作。希望未来哥伦比亚与中国在世界遗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进一步巩固双方友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通过视频致辞称,文化是改造社会和更新思想最强大的资源之一,年轻人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世界遗产保护作出贡献。

  “青年是社会中最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群体,是未来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决策者和实践者。”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通过视频致辞称,此次活动为各国青年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期待青年朋友们以此为契机,以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新行动,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珍宝和自然珍宝。

  活动还发布了《世界遗产保护国际青年红河倡议》,呼吁全球青年担当青年责任与使命,促进世界遗产交流合作,共建世界遗产保护平台等。来自中国、伊拉克、马来西亚等国的青年通过圆桌对话,分享了对世界遗产保护的经验与看法。未来几天,他们还将走进哈尼梯田,探访当地村落,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故事与经验。

  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红河州委宣传部主办。(完)

  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负责人汤姆·辛普森对法新社记者说,这一宣布“非常、非常受欢迎”。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27日报道,瑞士国家旅游局称,中国逐步开放边境是人们期待已久且非常受欢迎的一步。

  (一)落实各级工作责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抓好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共性问题会商应对和督促检查等工作。五级书记要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省统筹、市调度、县乡村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根据疫情形势,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措施。市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域内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督促检查。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疫情防控重点放在农村地区。乡镇、村要落实疫情防控组织、动员、协调、宣传、引导等责任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进村入户。

  时光无言,在人心深处镌刻难忘印记。梦想无垠,照耀气象万千的中华大地。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明天会更好”是我们共同的信念。

  “现在江边的垃圾越来越少,我下一步也没什么其它打算,就是想要坚守在这里。”李年邦说,做一件“纯粹”的公益并不简单,但自己会坚守下去,也希望“三峡蚁工”能在其它城市传递开来。(完)

  物流信息中心文韬指出,以半年的时间周期观察,2022年上半年PMI均值为49.5%,下半年均值降至48.8%,表明2022年,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我国经济呈现“增速逐渐放缓,波动不断加大”趋势,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年底时受各地短期内疫情感染人数较快上升影响,我国经济探底运行,但这种探底运行是在外部冲击较大的情况下的短期现象,不具备持续性。

  普京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致以衷心的节日祝贺,祝愿友好的中国人民幸福安康。普京表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加强,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经受住外部挑战考验。两国政治对话内容丰富,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重大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俄中体育交流年顺利举办,为推动双方人文合作作出重要贡献。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双方能够将两国合作提升至新的更高水平,造福俄中两国人民。

陈姵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