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生来了丨别拿近视不当病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07 11:49:18

  中新网6月6日电(记者张尼)患者人数高达7亿,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过五成——这,是中国近视防控要面临的艰巨现状。

  然而,近视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往往被人忽视。在眼科专家看来,近视绝对不是戴一副眼镜那么简单,也无法靠手术得到真正的治愈,防治越早越好。

  三大发病特点:年龄小、度数高、范围广

  “现在我们国家是全球近视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果考虑到人口,就是全球近视人口最多的国家。”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国际近视眼研究学会(IMI)中国大使蓝卫忠告诉中新健康,如今,近视已经是一个影响全球的公共卫 生问题。

  这一问题同样引发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余继锋的关注。更令他担忧的是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

  “目前看,六岁左右已经是近视的高发期。”

  余继锋认为,我国近视发病已经呈现三大明显特点——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发病度数越来越高;发病范围越来越广。

  究其原因,专家一致认为,主要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而非先天性的遗传因素。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下,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面临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电子产品蓝光辐射、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等“通病”,这些都是导致近视的“元凶”。

  近视手术无法治愈疾病

  伴随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不少人将解决近视问题寄希望于近视手术。

  这真的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吗?

  蓝卫忠说,在经过四五十年的进步与演变后,如今的近视手术只要严格把握好适应症、选对合适的方法,总体而言手术是安全可控的,并且效果是可靠的。但这不意味着它可以治愈疾病。

  “近视手术,不管是角膜的近视手术,还是眼内手术,它其实仅仅解决了看东西看不清楚的问题,但近视本身所带来的眼底问题、视网膜问题,手术并没有解决。”

  此外,这种手术对于患者本身的条件也有一定要求。“年龄太小或太大都不适合,通常推荐18至40岁年龄段做这个手术,如果年龄太大,虽然手术可以解决近视的问题,但随着年龄增长,很快又会出现老视的问题,手术受益时间过短。”

  蓝卫忠还强调,无论是哪种手术,除了年龄也还要考虑到患者角膜的厚度、弧度等因素,在严格检查后才能决定是否适宜做手术以及适合什么类型的手术。

  “近视手术改变的是你的外观,你的眼睛还是需要做好长期近视防控,避免各种眼底问题的发生。”余继锋也强调。

  别迷信保健品和眼药水

  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也有一部分人选择服用保健品或者滴眼药水,这些做法在专家看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余继锋看来,如果患者是高度近视或者因其他原因导致的眼底问题,亦或是干眼症状比较严重等,可以适当用保健品补充。

  “其实在正常饮食里,新鲜蔬菜、水果就可以补充足够花青素、叶黄素等,没必要额外补充,有时候补多了也会造成负担。”

  对于眼药水的“滥用”,专家也发出警示。

  “包括一些褪红眼药水在内,用久了就会有各种原因导致的依赖。”

  蓝卫忠以某些褪红眼药水举例说,这类药水本身的工作机制是用药物让血管收缩,这样红血丝就会消退,但是时间长了,受体的敏感度就没那么高,效果会逐渐减弱。与此同时,频繁使用眼药水还会让眼睛的血管变得更脆,血管有可能容易出现破裂。

  另外,蓝卫忠还强调,很多眼药水会有防腐剂,长期滴有防腐剂的眼药水本身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保护眼睛,记住几组关键数字

  对于近视等疾病的防控,专家也给出了几点关键建议。

  “对于儿童来说,3岁以内一般是不建议接触电子产品的,3-6岁学龄前儿童,每次使用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每天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余继锋对于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给出了建议,他强调,小学生用眼半小时后建议适当休息,中学生用眼40分钟到1小时左右也要站起来活动一下,“尽快做一些远眺,让眼睛休息一下,能很好帮助你恢复,控制近视发展。”

  对于上班族来说,蓝卫忠给出了“20、20、20”口诀,即每次看电子屏幕不要超过20分钟,休息要看远处20秒,距离至少是20英尺(6米以上)。另外,在看电脑屏幕时要注意多眨眼,预防干眼症,通常一分钟要至少眨眼8到12次。

  此外,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应当注意平时的室内灯光亮度,太亮、太暗、太冷、太暖都不适宜。

  蓝卫忠告诉中新健康,近视是一个终身的疾病,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即便是成年后,近视也还会发展。在专家看来,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防”永远比“治”更关键。(完)

  邓仲良表示:“农民工外出流动就业最直接的目的是想取得相对于流出地更高的工资收入,并且存在一定永久迁移意愿,但已有研究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农民工回流省会城市受落户门槛显著影响,在现有积分制等户籍制度条件下无法具有明显的落户优势,不能完全地公平享受流入地的公共服务,同时农村土地权益等因素也促使他们选择回流。2020年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蔓延导致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与服务业受到冲击,也在一定程度加速农民工的回流。”

  李炳烁所在的江苏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则瞄准了基层定位:利用大数据纪检监察的学科特色,研究基层的反腐败治理,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今年以来,该学院已承办江苏省农垦集团纪检监察干部研修班、镇江市京口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等项目。

  一如2009年大量提前返乡农民工的再次出发,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经济学家李铁表示,疫情导致的那部分农民工回流现象并不会是长期趋势,这是他们在特殊疫情期间所做出的临时性选择,并不影响外出就业的长期流向。“当然,从个人的研究和观察来看,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总体增长趋势仍在放缓。”李铁说。

  这种松散与紧密的拉扯,使得近10年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本省就业。跨省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占全国农民工的比例从31.36%不断下滑至2021年的24.38%。近六年时间中,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总数下降了1051万,而中西部分别增加594万、1071万。

  李如琦表示,有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寒潮/冷空气发生频率的确在降低,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次数总体也呈减少趋势,但是极端寒潮发生的频率和数量并未随着冬季气温的增高而减少,寒潮的强度也并未降低。今年两次极端冷事件也说明了极端冷事件的强度在增强,特殊性在于今年爆发得更频繁、更剧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儿童成长过程中,自身的代谢功能可能不完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没有经过儿童临床研究的药物可能存在毒性或致畸效应,其有效的血药浓度也未知。因此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孩子参与临床试验,大多是无药可治或没钱看病时的选择。

蔡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