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延缓儿童近视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3 15:27:22

  本报讯 (记者陶稳)每天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用眼习惯不好、缺乏户外活动,不少孩子视力受到影响,早早地成了“小眼镜”。在 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如何保护孩子视力受到社会关注。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表示,近视的进程与人体生长发育节奏相似,也有快速发展期,一是学龄前,特别是1岁至3岁,以及3岁至6岁,此时近视发展得较快;二是青春期。对于视力保护来说,这两个时期非常关键。

  在门诊中,付晶常看到有家长带着尚未进入小学的孩子来检查视力。小小年纪为何就近视?付晶解释道: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也有看近太多、远视储备过快消减的外在原因。近距离用眼过度、电子产品用得过多,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付晶建议,青少年视觉发育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和损伤。首先,家长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的眼睛多沐浴阳光,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进而减少眼轴的增长速度,延缓近视进程。在此期间,家长还要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生活中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坐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了,家长应该做好心理准备,与孩子共同控制近视程度。”付晶强调,眼睛近视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眼轴即眼球前后径变长,所有干预措施都不可能使眼轴变短,彻底治好近视。因此,家长发现孩子近视后,应先配一副框架眼镜,让度数涨得慢一些。其次,在医疗机构检测后,由专业医生建议,使用低浓度的阿托品、角膜塑形镜等。此外,还需要每半年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次,查看度数是否加深。

  朱祎祎从小是外公、外婆带大的,他们生活在浦东,两家人的距离并不遥远。她与两位老人的感情深厚,上大学、参加工作后,也会定期去探望他们。不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在起居照料上需要自食其力,因此朱祎祎和妈妈会定期购物寄到外公、外婆家,尽可能地照顾好老人。即使住得近,可以经常去探望他们,但两位老人独居,上了年纪,总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游群超告诉记者,这次骑行回家过年,家人没有特别地担心,但会每天观看他更新的短视频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和行程。原计划的2000元预算经费,结果只花了1800元左右。

<strong>  “团圆宴”“整席解决方案”……方便易操作、还原餐厅风味的预制菜成新宠</strong>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出引起了周阿姨关注。“投保交费方式很灵活,既能按年或月定期交费,也能不定期灵活交费。”周阿姨发现,养老金领取方式也很灵活。可以选择终身领取或限期领取,起始领取年龄也能按自己需求设定。产品还提供了失能护理保险金等保障,让晚年生活更踏实。最终,周阿姨选择每年缴费3万元,今后打算根据收入情况再做调整。

  绿油油的茴子白、刚结出小黄花的西葫芦、枝蔓上的麒麟西瓜……步入大棚,暖意融融。60岁的村民张如英正忙着给辣椒苗去掉多余的枝叶,把吊着的细绳一圈圈绕在藤蔓上,“这是打杈和吊蔓,能让辣椒苗长得更高更挺,营养更集中。”

  春节前最后一周,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成都多家商超、烟酒店以及白酒专卖店发现,一些商超把酒类销售专柜设置在显眼位置,逛酒类专柜的人流明显增多,白酒终端销售正在好转。“现在是白酒销售旺季,部分白酒开始涨价,不过名酒价格变化不大。”一位销售人员说。

张珮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