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驳斥拜登言论:“一带一路”倡议怎么样,共建国家人民最有发言权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09 12:29:44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月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计划,看看非洲正在发生什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一带一路”倡议到底怎么样,共建国家人民最有发言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共建国家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

  虽然考古人都痛恨盗墓,但盗墓的电影我还是看了好几部,有的还是买票到电影院看的。这些电影的情节只能说和考古毫无关系,但不了解的人以为考古也是要举个灯,从通道钻进墓室里去——当然不可能了。不过,就是看个热闹,如果都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审视,那所有的历史剧和历史小说就没法看了。

  一是“世俗化抑或伊斯兰化”的方向之争仍无定论。中东地区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政教合一传统根深蒂固。近代以来受西方政教分离和世俗化思潮影响,实行世俗化和政教分离成为中东地区的大势所趋。但以“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政治伊斯兰势力始终如影随形,随时准备接管政权并实现“伊斯兰化”政策。2011年中东剧变后,埃及、突尼斯一度出现政治伊斯兰势力掌权局面。但政治伊斯兰势力掌权并未使国家摆脱政治和经济困境,由此使埃及等国再度出现世俗化力量上台景象。甚至连沙特这种传统君主制国家,也出现了淡化宗教氛围、放松宗教管制的倾向。但与此同时,长期奉行世俗化道路的土耳其却出现“伊斯兰化”倾向;长期奉行政教合一政体的伊朗也因2022年9月发生的“头巾事件”出现要求放松宗教管制呼声。中东国家在“世俗化抑或伊斯兰化”问题上举棋不定,各行其是,从侧面说明,中东国家仍未找到适合自身的治理模式。

  发于2023.1.2总第107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据介绍,清苑当地有500多家进行原料采集、香品生产、包装制作和设备加工的制香上下游企业,超过5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香品生产工作。

  中东地区出现由乱到治迹象固然是好事,但中东国家要想将这种势头保持下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蒋芷毓

倪秀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