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建“火箭大街” 吸引商业航天项目聚集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14 17:12:59

  北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的民营商业航天创新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北京亦庄现已聚集50余家航天企业,覆盖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等领域,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0%以上,并取得商业航天领域多个“第一”。

  根据公布的方案,北京火箭大街总建筑规模将达14万平方米,设置共性技术平台、高端制造中心、创新研发中心、科技互动展厅四大功能分区。其中,共性技术平台可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十余项试验及共享制造服务;科技互动展厅将建设模拟航天测发中心,实时接收火箭发射场数据 ,远程观摩火箭发射,并设置航天科技体验中心。据悉,北京火箭大街将于今年4月开建,预计2025年底投入使用。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是世界航天产业发展和国际商业航天竞争的前沿方向。为更好地推动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制工作,实现中国可复用火箭从北京起飞,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筹)在大会上揭牌,这一市级创新中心落地北京亦庄,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如今,两国逐步将双边关系提升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高度,我理解的“永久”一词意指哈中作为邻邦,注定交往密切,几千年来亦如此。而在现代关系发展中,双方交往呈现出广泛而平衡的特点——两国在政治领域进行建设性对话,在经济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可以说,我们几乎不存在不互动的领域。

  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29678843吨,累计成交额10475234717.27元。

  东兴证券研报显示,短期看,离岛免税仍是吸引消费回流的重要窗口,2022年受疫情反复影响明显,疫情边际改善以及防控政策放开后弹性空间巨大。长期看,免税行业引导消费回流、国内免税市场增量扩容的长期逻辑不变,免税行业基本面仍将保持高景气。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将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游客

  点赞伟大祖国。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又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0万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真正了解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牛佩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