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750千伏石河子输变电工程投运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4 06:41:57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3日电 (马元杰 孙路鹏)750千伏石河子输变电工程12日正式投入运行生产。自此,新疆石河子电网供电能力由70万千瓦提升至150万千瓦。

  据了解,该工程投运前,石河子220千伏电压等级联网方案已无法满足电网负荷用电需求,亟需采用750千伏电压等级联网。为此,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8日开工建设750千伏石河子输变电工程。

  据介绍,该工程动态投资10.49亿元,本期新建2组15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新建线路9.5千米。该工程是新疆首个电缆沟预制化的750千伏试点工程。建设中,通过预制式模块作业方式,将部分电缆沟在工厂里进行提前生产,再像搭积木一样进行吊装拼接以及拼缝填充就可完成施工,为工程节约了至少15天时间,为电缆敷设工作赢得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以往电缆沟建设大多采用砖砌体表面抹灰 和制模现浇混凝土等施工方式,工序繁琐、装卸困难,而且还需要重型机械和大量人力配合完成。预制化电缆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单个电缆沟的安装过程仅需起吊——拼接——固定3道工序,用时不到10分钟。能在改善作业流程的同时,将工期时间缩短50%,人力资源节约80%。”工程业主项目经理李建彬说

  据介绍,该输变电工程将为石河子电网提供坚强的750千伏主网架支撑,提高石河子电网的供电电压等级。有效助力新疆“乌—昌—石”“奎—独—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及减煤工作计划,服务“双碳”目标落地;同时,工程的建设也将为国家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及促进新疆新能源开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完)

  队旗无声,一如往常。推开荣誉室那一道门,郑聪健好像听到了答案。

  <strong>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是各方面通力协作的结果,摄制组用长征精神拍长征。</strong>总导演闫东,总撰稿江英、刘岳、董保存等主创人员,是2016年创作大型纪录片《长征》的原班人马。在中央和地方有关单位协调配合下,与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团队)、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单位专家合作开展创作。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摄制组派出外拍团队近60人分6个组到各地拍摄,外拍总素材超过400小时。摄制组跋涉15个省(区、市),111个市县,总行程45210公里;共拍摄84个人物故事、历史故事,采访217人。片中使用了33位老红军口述历史资料,本次又抢救式采访到6位参加过长征的百岁老人,其中川籍女红军赵桂英已于2022年11月18日离世,享年106岁;川籍女红军王少连已于2023年1月9日离世,享年102岁。

  据悉,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采用“巴斯德象限”研究思路,基于论文和专利的大数据“定量发散”,对产、学、研、用领域近百位专家深度访谈进行“定性收敛”,再从学术创新、技术突破、产业落地、市场需求等维度综合评估,力求“致广大而尽精微”,最后遴选出十大趋势。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72/13779163083915334536.jpg" alt="" />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1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写到这儿,楼下传来中队战友的喊杀声,震耳欲聋。

黄明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