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端野火研究等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5 23:02:55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当天下午在北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水质基准、全球极端野火等10项研究进展入选。

  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具体包括:中国水质基准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全球极端野火生消机制与气候环境效应、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及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调控机制研究、长江模拟器研发及其应用、船舶清洁低碳关键技术及应用、农林废弃物绿色循环“三碳”技术模式、大气活性氮国产化高精度在线分析仪研制及应用、基于食物链的植被修复增效方案、钢铁行业重点工序烟气多功能耦合超低排放技术集成与应用、陆海水域藻华与微小有害生物高效绿色防控新技术装备及工程应用。

  其中,中国水质基准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项目,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水质基准理论方法学,突破水质基准制定和基础数据获取系列关键技术,形成环境基准管理基本制度并推广 应用,提升中国环境管理和政策标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全球极端野火生消机制与气候环境效应项目,通过自主研制全球野火排放近实时量化追踪系统,厘清全球野火碳排放时空动态变化格局,揭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野火排放增加的驱动因素。

  长江模拟器是指以长江流域为对象,以流域水循环为纽带,将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相耦合而研发的流域模拟系统及科学装置。长江模拟器研发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院士致辞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23年度入选的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反映了中国生态环境领域最新前沿动态,将在引领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致辞表示,本次发布的十大进展将为中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期待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科技的智慧和力量。

  当天发布会上,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院士介绍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情况,各入选项目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进展主要内容。(完)

  总策划:袁炳忠

  除了做好电煤运输工作,保障企业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电外,广西市场监管部门还针对过冬保暖产品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确保优质产品供应,让这个冬天更加安全温暖。

  作为启动仪式嘉宾,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士军表示,携程集团为复苏旅游市场、振兴旅游经济做出积极努力。在天津全方位助力下,2023年旅游振兴A计划,是一次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共同推动旅游产业振兴的创举。

  元旦假期期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建设正在加紧施工,500多名技术工人坚守施工一线。随着中央大厅核心区屋盖钢结构顺利提升就位,航站楼整体屋盖钢结构圆满封顶。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是目前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卫星厅”。项目计划2024年全部建成,建成后,江北国际机场将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飞机起降5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需求。

  这三个赛季,球队在小外援方面,约瑟夫·杨、兰兹伯格和高登都是根据老马的意图引进的。内援方面,他们先后在内线上进行了几次补强,如老将俞长栋、八一队前国手邹雨宸、有潜力的外线年轻球员廖三宁等等。可以说,北控的投入是比较大的,却没有换来相应的成绩,这也是老马被诟病的主要原因。

<strong>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发现该车辆</strong>

刘琼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