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期偿还大额本金 “气球贷”重出江湖引争议

来源: 安徽网
2024-06-02 23:55:30

  月供大幅减少 最后一期偿还大额本金

  “气球贷”重出江湖引争议

  继5月17日央行等部门就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后,多地密集官宣降首付、降利率等政策调整,银行也开始尝试推出更灵活的按揭贷款业务。平安银行近日通过官方微信宣布推出多种按揭贷新产品,其中名为“气球贷”的还款方式引人关注。

  与普通还款方式相比,“气球贷”前期每期还款金额较小,在贷款到期日还款金额较大,“前小后大”的特点与气球相似。十余年前,“气球贷”一经推出曾受到房贷族追捧,但在此前房地产政策趋严时被叫停。随着当前房贷政策趋于宽松,“气球贷”重出江湖。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气球贷”对借款人的资金实力和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要求都较高,需谨慎推行。记者获悉,目前北京市场并无“气球贷”产品。

  仅适用于个人商住两用房

  平安银行最新推出的“特色还款方式”包 括“二阶段还款”“双周供”“轻松还”和“气球贷”四大类。其中,“气球贷”是指借款人按约定的总期数(固定20年)计算每期月供,在贷款期限内分期归还贷款本息,最后一期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该行成为“5·17”新政后首家官方宣传按揭贷款支持“气球贷”等先息后本类还款方式的商业

  早在十余年前,就有银行面向全国范围内推出按揭“气球贷”还款方式,此后“气球贷”产品因“特殊原因”暂停办理,背后原因在于该产品被用于炒房用途而触碰监管底线。

  平安银行方面表示,此次推出的“气球贷”不支持普通住宅购房人,仅适用个人商住两用房按揭业务,客户选择该行按揭贷款且用途为商住两用房按揭时,在选择还款方式时可选择“气球贷”,通过降低客户每月贷款还款压力,进一步满足新市民购房安居需求。

  还款总利息高于普通贷款方式

  “气球贷”的一大卖点是低月供,选择这款贷款产品能缓解借款人前期的经济压力,不过并不适合所有贷款人。记者算了笔账,选择“气球贷”产品产生的利息要比普通贷款方式高出不少,尤其最后一期还款压力陡增。

  假设用户贷款100万元,在合同里和银行约定使用“气球贷”还款方式还贷,年利率为5%,约定贷款期限为5年(60期),约定前4年11个月里的月供金额为贷款期限20年、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的月供金额,在最后一个月时归还所有的本金和当月利息。

  由此计算,用户采用贷款60期、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月供为18871元;如果选择“气球贷”还款模式,月供为6599元,只是前者的三分之一,但是到了最后一期要一次性归还剩余本金83.7万元,以及当月3940元的利息。利息方面,“气球贷”还款方式产生的利息为23.08万元,比普通等额本息还款13.2万元的利息贵了近一倍。

  “低月供只是短暂的,如果用户无法掌握贷款这只‘气球’的大尾巴,那么可能会爆炸。”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提示,选择“气球贷”的借款人要有合理的还款规划,比较适合当下资金紧缺但预期收入很高的人。在他看来,这种贷款方式可能会让少数投机购房者利用低月供这一点进行大量高杠杆投资,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

  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考验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银行推出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有助于减轻借款人前期偿还贷款的压力,进而激发居民住房消费需求,提振住房消费的意愿和能力,类似“气球贷”这样的住房信贷产品也有值得肯定之处。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平安银行推出“气球贷”等产品打响了银行房贷争夺战的“第一枪”。

  马鞍山位于长江下游东岸,距离南京仅50多公里。这里有孙策渡江之地牛渚矶,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马鞍山市雨山南面有一个小土冈,当地人称之为马营冈,相传曾是东吴军队牧马的场所。

  公安部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年来公安机关各项措施落实及成效,介绍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相关活动安排和2023年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有关情况。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Denis Depoux表示,Z世代有着与其他世代消费者截然不同的特征,他们具有全新的消费观,并且对于品牌的认知、与品牌的互动偏好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为消费品品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许鞍华的演讲当然没有把她对艺术的遗憾完全归于汤唯,她的自我剖析中充满了很多无奈和深深的遗憾,但这种牵涉演员的真诚剖析,不可避免地被网友认为“不合适,没必要说”。当然,也有人非常认可和理解许鞍华,认为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型的导演,保持了对演员的最大尊重和认同,但无奈牺牲了艺术;也有人认为导演的个性使然,让她没有办法做“坏人”,无法在一个商业大片的复杂体系中,通过自己的手段去控制流程、控制演员。

  并购后期,需注重业务协同及资源整合,达到提升效益的目的。当闯过前面的重重难关,并购项目进入落地阶段时,往往是实现有质量的并购重组最重要的一环。若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后能在业务、经营、财务以及人力等方面达到很好地融合,其成果将快速在财务报表及业务模式方面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并购标的则会成为收购方业绩表现的“拖油瓶”。

  <strong>2023</strong><strong>年关注平台动向</strong>

林宜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