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

来源: 新华社
2024-06-20 07:14:51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呈现 出一些新的

  一是产业链供应链朝着区域化、近岸化、本土化方向调整。回溯过去几十年,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布局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基本逻辑,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优生产方案。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产业安全逐渐上升为各国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跨国公司日益重视产业就近生产和布局,以控制产业链过长带来的“断链”风险,区域内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

  二是全球制造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不断改变着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对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全过程进行赋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是各国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以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高技术制造业代表着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是引领经济增长、维护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各国积极布局高技术制造业,力图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产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当前,我国制造大国地位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部分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质量、品牌等方面已具备明显竞争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叠加国际经贸规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短期来看,全球价值链重构会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一定冲击,但我国仍然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高效的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应用等显著优势,强大的需求潜力足以支撑起大规模的生产和供给。长期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总体上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资本往往会主动调整全球生产力布局,向低成本地区流动。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影响,必须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补齐关键领域短板,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时代背景下,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应对危机挑战必须树立的底线思维,是经济顺畅运行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应对短期影响还是保持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持续强链、补链、稳链,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要加快布局发展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发挥好长期积累的创新、人才、技术优势,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赋能增效,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机遇,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产业链和区域价值链,构筑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体系。围绕智能化、绿色化等产业升级方向,完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模式的应用推广,加大力度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1795075460.jpg" alt="" /></a>

  根据相关券商研报,2023年风电行业三大主线投资或迎来机遇。

  1月3日,2023年开年第一个交易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飙升,盘中一度收复6.88元关口,迎来“开门红”。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4090685362.jpg" alt="" />

  围绕社区,成都市打造了多条绿道,绿道骑行逐渐成为新时尚,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更多选择。成都市民李女士说,工作日,她通常选择坐地铁通勤;到了周末,她就会乘坐社区巴士到附近商场逛街、购物,或者带孩子到附近的绿道骑行。

  在国际贸易领域,由于韩国的贸易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全球经济的领先指标,因此韩国也被称为全球经济的“金丝雀”,同时其出口也是全球商业和技术需求的主要晴雨表,因为韩国所生产的产品为芯片、显示器和成品油等关键产品。

杨心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