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发生时,如何防范疾病传播?发生泥石流或建筑物倒塌有人员受压,或者溺水、水中触电该如何急救?……权威解答来了!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30 06:21:45

  暴雨洪涝灾害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近期全国多地逐步进入主汛期,国家疾控局密切跟踪了解相关省份洪涝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全力做好传染病监测报告、安置点卫生管理、防疫物资保障、环境消杀、免疫接种等应急处置工作,严防灾情疫情叠加。及时组织国家级公共卫生专家对发生洪涝地区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导地方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强化汛期传染病防控、环境消杀、饮用水卫生、病媒生物防制专家的备勤工作。同时,要求未出现汛情的各省份疾控部门认真查备预案、备足人员队伍和防疫物资,加强值班值守,扎实做好应对灾情的各项准备。

  对于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有哪些重点提示?

  对于过水的、淹没的或者内涝的村镇,要在洪水退去之后尽快开展清淤,对庭院进行整修,厕所、垃圾点位要尽快修复,然后把淤积的垃圾尽快清理。

  在返回家里居住的时候,一定要检查房屋的损毁情况,确定房屋安全之后再进入。

  进入之后,首先打开门窗,彻底通风,然后再尽快清除房屋里面的积水、淤泥。在清淤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戴好防水的胶 鞋、手套,尽量避免身体直接跟洪水进行接触。

  洪涝灾害后,由于房间里的湿度比较大,房间里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霉菌。在清理霉菌的时候,要把门窗打开彻底通风,把空气的湿度降下来。在清理霉菌的过程中,建议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做好个人防护。

  洪涝灾害期间,如果有人员受埋压该如何急救?

  对于泥石流或者建筑物倒塌导致人员受埋压,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性,保证施救人员自身的安全。

  其次要判断掩埋伤者从埋压处救出来的可能性。如果不容易救出,应保证伤员露出口鼻,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并尽最大可能保护身体免受再次伤害,不宜强行拉扯伤员,需要等待专业的救援。对压迫时间比较长的伤员,建议有专业医务人员到场协助处理,避免突然减除压迫后发生猝死的风险。

  如果伤员能够救出,应当将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平躺,保证头后仰,清除口鼻处明显的泥土及痰、血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判断伤员是否心脏骤停,如果是的话,就需要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对于明显的出血,可以采用干净的衣物、毛巾或者纱布进行包扎止血,大的出血可以直接用手压迫。伤口用干净布类等保护好。

  对于肢体畸形怀疑骨折的患者,采用木板、树枝等固定,或者将患肢固定在躯体和健侧肢体,避免让骨折的肢体负重。怀疑有骨折的伤员或者没有办法判断的伤员,尤其是脊柱有疼痛、四肢或下肢瘫痪的伤员,搬运时一定要注意整个身体的平移平放,不要扭转、旋转、弯曲躯体。

  洪涝期间,遇到溺水、水中触电等伤者,普通民众可采取哪些临时急救手段?

  首先,要保持镇静,采取科学的救助方法,保证自身和救助者的安全。

  针对溺水患者的急救,首先要快速呼叫更多的人来帮助,使用各种手段,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来,并转移到安全的地带。其次,要检查溺水者的反应,判断是否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如果没有反应,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的淤泥和杂物等明显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

  针对水中触电伤者的急救,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首先要脱离电源。其次,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让他仰卧在木板或者地板上。如果判断为心脏骤停,急救的方法就是通常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如果心脏始终没有恢复跳动,可以重复进行直到120急救人员到达。如果判断心脏已经恢复跳动,有条件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对大的伤口进行处理,另外等待120到达或者自行转送到医院。

  步入仿唐风格建筑的街区,身着古装的演员在数个大型装置上作展示。固定时间段则有舞狮表演、民族舞蹈表演、非遗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民众体验民族风情与现代国潮元素的碰撞与融合。街区内还设置有150余家商铺,汇聚各地特色美食。

  卢宅景区工作人员沈莹杰介绍,春节假期,每日平均有30个旅行团的游客前来一睹宝盖索络联三聚七彩穗羊角灯“芳容”。(完)

  今年春运,银兰高铁各车站持续做好候车室、售票厅、卫生间、列车等场所的消毒、通风,加强对旅客佩戴口罩并做好个人防护的宣传提示,确保旅客健康出行。同时,兰州铁路局充分发挥新线开通带动效应,科学优化列车运行图,单日发送旅客由开通时的0.4万人次增至最高2.1万人次,不断满足民众出行需要。

  然而,近期也出现多起围炉煮茶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这届年轻人为何喜欢起喝茶?围炉煮茶正确的打开方式又是什么?

  看水乡社戏、品绍兴黄酒,来自法国的吉恩·盖伊和妻子瓦莲蒂娜在绍兴度过了第一个“中国年”。在瓦莲蒂娜看来,“中国人过年的气氛是欢乐的、喜庆的、趣味的。特别是鲁迅文化对这座城市影响很大,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知》介绍,宁夏高龄老年人津贴实行分类分档发放的原则,并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进行调整。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标准。(完)

夏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