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揭示晋南唐代佛教传播价值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27 17:54:53

  中新网太原6月27日电 (记者 李庭耀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7日对外公布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发掘资料,这是一处以唐代为主的摩崖造像,且是临汾地区乃至晋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群,对研究晋南唐代佛教造像以及密宗信仰来源和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8月至12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霍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对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清理,并对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研究。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崖上,山势南北走向,像分布于长34米、高约12米的崖面,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造像中部以北保存较南部好,北部以体型高大的倚坐佛为主尊,周围分布约110龛,存在避让、打破、借用关系。

  同时,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共发现20处题记,大多保存较差,时代集中在唐开元年间至天宝年间,较早的题记时代为开元二年、开元五年、开元十一年,天宝年间 有天宝三载、天宝十四载,最晚的题记时代为明正德三年。题记涉及人名、官名、地名、佛(菩萨)名称等

  另外,霍州千佛崖至少有五处线刻图案,位置比较集中分布在崖壁中部及偏下,保存极差,图案内容均为礼佛供养人,有男有女,手执莲蕾、行炉,多行跪坐、胡跪之礼。

  考古专家认为,根据雕刻状况以及存在的题记判断,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以本地官员为主的民间信徒开凿的功德龛像群,反映了当时此地民间信仰比较兴盛的情况。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共有五身十一面观音像,其中四身保存完整,是十分重要的密宗信仰造像。山西除霍州千佛崖发现十一面观音造像外,目前仅在太原天龙山石窟发现有十一面观音石像,但二者的十一面排列方式不同。

  考古专家认为,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山西中南部尤其是汾河中游分布面积最大、单体造像体型较大、内容题材十分丰富的佛教石刻造像群,保存完整的十一面观音造像对研究密宗思想在中原内地的传播范围、途径、来源,尤其唐代山西密宗的空间分布和时间途传均是极其重要的研究材料。(完)

  2019年5月,西安演艺集团以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原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核心演员为班底,组建西演·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团队成员曾荣获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等诸多大奖,并参与东亚文化之都交流活动、2020年央视春晚等众多国内外文艺演出活动。

  1月31日,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共有30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参与集中开工,总投资3020亿元,涵盖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和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

  政策支持+创新驱动显成效

  1月29日发布的《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中涉及10项行动,其中就包括“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行动”。该方案指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

  听完卢氏兄弟俩的叙述后,在场的医护人员深表感动。龙岩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陈开红说:“今天你们提着10万元来‘还款’,让我很是感动,你们的这份心意无价,温暖了医者仁心,但我们不能收下这10万元。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很不容易,有这份心让人很动容,我们就象征性收个999.9元,表示我们之间的情分长长久久。”

  江苏省沛县大屯镇与山东省微山县西平镇搭界,两地的不少村庄纵横交错,这里素有“一脚踏两省”的说法。

林淑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