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原野中的文物:被看见、受保护、“活”起来

来源: 台海网
2024-07-10 06:04:29

黄色网站软件大全第36节<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6/80/11517463783942033756.jpg" alt="" />UZxa-16auLpaIOcTM7j9cvwm-(身边的变化)原野中的文物:被看见、受保护、“活”起来

  中新网兴安盟7月9日电 题:原野中的文物:被看见、受保护、“活”起来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仲夏时节,包金泉一行来到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杜尔基镇,探秘雅玛吐墓群。一天之内,日晒雨淋、爬坡蹚水都没躲过,其间,他们到镇上面馆吃了一碗抻面,算是短暂休整。

  “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是包金泉的工作常态,他一干就是15年,年均下乡150天。

  包金泉说,想看见文物,就要顺应自然。遗迹遗址多散布在原野或农田,开展田野调查,首先要闯过气候关、地形关、脚力关。

  今年40岁的包金泉是科右中旗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自2009年从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物馆专业毕业后,他便来到兴安盟参与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并于2011年年底加入科右中旗文物考古队。

  在走出校园时,专业课老师就给他打好了吃苦的“预防针”。当时包金泉还是学校第一届文博专业毕业生,在全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中,初出茅庐的他抱着对专业的热情和历史的敬畏,一头扎进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界壕的踏查研究中。

  10余年间,沿线每一寸土地,他都用脚步丈量,每一个物件都用相机和纸笔记录,每一处石刻题记都悉心采集,让静默在广袤原野中的文脉更加清晰。

  “科右中旗文物考古所承担着文物保护管理、资源普查、考古勘察、科学研究、宣传普及等工作,文物保护离日常生活并不远。”科右中旗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马图雅说。

  在一次盗洞勘察任务中,马图雅亲眼见证包金泉将缆绳绑在身上,顺着云梯,孤身一人深入地下10米漆黑的坑道内,确认基本情况后,与地面人员相互配合,正式启动勘察工作。

  恐惧来自于未知,但比起文物考古“格物致知”的特性,包金泉认为这点辛苦不值一提。

  墙上张贴着金界壕“地图”,玻璃橱窗里陈列着部分文物样本,橱窗展台上叠放着完善一新的“四有”档案……位于科右中旗博物馆三楼的科右中旗文物考古研究所,占地不足百平方米,却是满满的氛围感。

  “我已经完成22套‘四有’文物保护记录档案,这样给文物上‘户口’就方便多了。”谈起文物,包金泉如数家珍。

  在考古研究所所长陈长利眼中 ,包金泉是当地文物的“活地图”,拍得一手好照片,数次参与《兴安文化遗产》等图书汇编。“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科右中旗文博事业迎来新气象。”

  2011年,科右中旗只有20处遗迹遗存登记在册。而今,经过历次文物普查和一代代文博人的努力,科右中旗共有各类文物遗存18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旗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未定级文物点163处。

  “在为文物‘正名’的过程中,他的归档工作得到了业界认可。”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说。

  对于包金泉来说,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只有被看见、受保护,才能“活”起来。(完)

  智能菇房彰显了科技的力量。

  新的一年,各地都关注重大工程“挑大梁、担重任”。“扩大投资,抓好重大项目,是扩内需、稳增长的有效举措。”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建工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义光说。陕西省提出,2023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0个,年度计划投资4804亿元,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

  两个货箱,一前一后进入生产线,通过光栅传感器,进入推升机,再升高、堆垛,稳稳摞在一起……1月3日,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7楼,盯着电脑屏幕,赵家睿和设计人员再次讨论产品设计的细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