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7-04 08:34:29

  探索新举措

  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人去推动。人要成为生产力的推动者,就要具备必要的知识素养和应用技能;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则更需要有对前沿科学的敏锐把握能力、对颠覆性科技创新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高素质劳动者。

  第一,厚植创新禀赋。新质生产力是建立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基础上的,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高校要充分发挥知识创新驱动、人才创新驱动的优势,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文化全面融入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中,坚持以产业战略发展问题为导向,深化教 育教学改革,通过案例教学、虚拟课堂教学、产业场景课堂教学等方式,引领广大同学站在科技发展前沿和全球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中不断厚植创新禀赋。

  第二,持续优化学科设置和布局。高校要抓紧按照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升级新要求,系统规划学科专业布局,动态调整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将更多的产业实践问题纳入教材、教案和课堂教学讨论中,及时淘汰一批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方向和产业重大需求的学科专业,超前部署能够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学科专业,包括人工智能、量子力学、生命健康等领域。

  第三,加大教育评价改革的力度。用好教育评价改革这个指挥棒,将教师融入并推动产业发展进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贡献度,作为职称评定、晋级晋升的重要标准,鼓励学校科研工作者兼职相关企业并合法获取报酬、依法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将学生主动参与产业技术实践、解决现实问题作为重要的评价权重,特别是关注学生的成长性评价,坚决破除唯分数的评价体系。我们要鼓励产学研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创新性探索,并营造产教融合包容性文化评价氛围,不将一时的项目成功作为唯一标准,而是倡导包容失败、坚持不懈、面向未来。

  完善体制机制

  新质生产力所体现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具的技术含量。创造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劳动资料,需要政产学研协同完成,在理顺和完善体制机制上发力。

  第一,充分发挥企业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作用。通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动,共建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项目,不断探索协同创新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延伸和强化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机衔接,统筹设计企业需求侧与高校供给侧对接合作机制,推动“引企入校”与“引校入企”常态化,从制度上解决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具有活力的创新共同体。

  第二,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打造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有序赋能重点领域,加快重塑产业生态,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由此不断创造出适应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劳动资料。要完善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发展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将人工智能课程作为高校和企业培训的基础课程,培养更多“人工智能+”的专业性人才,推动人工智能在基础层面、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的无缝对接,使更多具有创新价值的人工智能科研成果走向应用场景。

  拓展新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人类在拓展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多形态、更可持续的劳动对象进程中得以前行的。人类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拓展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人类所创造的新的劳动资料也可能成为新的劳动对象,从而提高人类生产效率。为此,我们要通过协同创新积极探究拓展劳动对象广度和深度的路径和方法。

  第一,立足科技前沿制高点,不断拓展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积极推动新兴学科建设,统筹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只有将科技前沿问题和颠覆性技术变革纳入产业技术变革目标导向中,不断开辟产教融合的新境界,才能够在拓展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劳动对象层面取得新突破。

  第二,以国家产业战略需求为目标导向,不断探索创造新的劳动对象。我们要通过产教融合、学科联动,多维度分析我国产业技术变革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索提升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拓展新的劳动对象,为国家实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提供强有力的学理和技术支持;要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对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要将探索科技前沿重大突破性成果及时纳入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新能源、信息通讯、新材料、生物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不断发力。

  (作者:夏文斌 程倩,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数字社区将深入赋能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能力将促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创新,带动乡村振兴,并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社区直观性、便捷性、趣味性、互动性特点,互联网信息化成果将惠及每一位用户,以技术手段弥合数字鸿沟。

  中概股方面,继周二上涨3.8%后,周三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再涨8.6%,创史上最佳开年表现。

  印度《新德里时报》等媒体还指出,作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的蓝图,中共二十大报告字里行间渗透出开放二字,让全球看到了一个坚持开放反对封闭、坚持互利共赢反对“零和博弈”的中国。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利好中国经济发展,也将为低迷中的世界经济注入新增长动力,稳定经济全球化大局。

  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第一,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消费能力。第二,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第三,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第四,继续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保障,同时集成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第五,创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机制,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第六,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持续优化结算、融资、保险等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巩固拓展外贸竞争新优势。

  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观点称,中国的最新政策举措表明,大多数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很快恢复正常,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个积极信号。

  盘点中涌现的新词语,既反映社会新风尚,也折射出汉语的独特魅力。新奇有趣的网络流行用语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和惊喜,网民妙手偶得的灵光一现,成为全民广泛使用的风趣表达。比如“电子榨菜”,指吃饭时观看视频或聆听音频,这种场景下,音视频内容成为佐餐的“下饭菜”,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电子榨菜”。网络新词本质上体现的行为和事件也许并不算新奇,但透过这些流行的新鲜表述,我们能触摸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风尚,了解年轻人的心态和精神需求,也能深切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许多网络热词甚至早已走出国门,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汉语文化圈中广泛使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连接世界的一个窗口。

胡忆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