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科学家藏北高原探寻地球科学奥秘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7-03 13:06:41

  中新网成都7月2日电 题:六旬科学家藏北高原探寻地球科学奥秘

  记者 贺劭清 何浠

  “在常人眼里,这就是一块寻常的石头,但在我们地质学家眼里,每一块石头都记载了一段精彩的地球演化故事。它可能诠释着曾经存在的一片海洋、一条山脉,也可能是广袤的沙漠戈壁。”2日上午,年过六旬、有40多年党龄的西南石油大学羌塘盆地研究院院长王剑教授在成都手握从藏北高原采集的化石告诉记者,这些石头记载着丰富的古地理、古环境信息,它们与地球演化、生命起源、资源能源形成及人类生存环境研究密切相关。

  藏北高原是举世闻名的高寒缺氧“生命禁区”,这里也是上天赐给地质学家最珍贵的天然实验室。1995年,王剑结束中国南极考察队科考后,就开启了藏北高原地质考察与研究 之路。从此,王剑在这片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孜孜不倦地探寻地球科学奥秘。

  为了探寻地球演化、资源能源形成、环境气候变化,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王剑在藏北高原组织实施了全球海拔最高的第一口科学探井——羌科-1井。“通过科学钻探,可以更好揭示青藏高原沉积盆地深部的地下结构构造,获取丰富的地质参数与珍贵的地下样品,同时也检验和完善已有的认识和模式。”王剑介绍。

  在藏北高原进行施工并非易事,科研人员需要克服高寒、缺氧等一系列挑战。王剑回忆,最初实施羌科-1井工程,团队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冬季气温零下四十摄氏度,含氧量只有通常环境的40%左右,呼出的水汽瞬间就会凝结成冰。除了工作者要经受高寒考验,许多设备在极低温的条件下还会失灵。

  在王剑的书柜里,整整齐齐摆放着60多本“野外考察记录本”,这些记录本记载了他多年来的辛勤付出与收获。他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60余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地质调查专项工程、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科研专著20多本。目前,王剑和团队正承担着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任务。

  在王剑看来,地球科学以“百万年”为时间单位,以“光年”为空间距离,在“石头”中遨游浩瀚而古老的地质时空,服务于能源资源勘探开发与宜居地球环境研究,是地质学家的浪漫。

  “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野外科考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北斗卫星运行后,解决了通信联络这一难题。”王剑介绍,除了科考条件的变化,中国地球科学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王剑的高原地球科学研究之路从未停止。就在今年农历正月,王剑还带领团队再次踏上藏北高原。王剑说,不久后将迎来开学季,又一批地质学专业大一新生将进入校园,推开地质学的大门。他希望学生们学一行爱一行,要有水滴石穿的钻研精神,“水滴石穿有两层含义,一是持之以恒,二是始终把力量凝聚在一个方向。”(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2/89/18289772855226800145.jpg" alt="" />

  “辽宁迎新消费节”将持续至2023年2月末,突出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要消费时间节点,培育壮大冰雪、汽车、家电、成品油、餐饮等消费热点,加强政商银企联动协同,共同掀起“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季度掀高潮”促消费热潮。本次“辽宁迎新消费节”期间,将推出重点活动类、重点商品类、重点时段类三大板块、17项重点活动。

  在活动现场,各地民众和游客走上雪场,亲身体验单双板滑雪、雪地摩托、雪地足球、滑翔伞、滑轮胎等各式雪上项目,在新年之际畅享冰雪盛宴。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2/7/16300946238087028991.jpg" alt="" />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2月30日电 题:从城市到农村,中国如何强化医疗体系应对疫情新形势?

  康先生介绍,目前每天几乎都会有人联系他寻求帮助,“大多数求助者表示家中有亲属在上海独自居住,亲属感染后需要找人帮忙照顾。一般来说,客户会希望我去对方家里帮忙收拾一下,如果患者有需要,可以帮忙把药物、食物送过去。我做饭水平不高,也跟客户说好了,他们有想吃的东西可以联系餐厅打好包,我会过去取。”

杨豪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