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汾酒试点” 如何回答中国酒业的新命题?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2 11:00:39

  为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和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30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协办的“澎湃六十载 蓬勃新时代”——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暨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

  “汾酒试点”何以在中国酒业发展 史上拥有极高地位与评价?

  据介绍,“汾酒试点”试点科研成果不仅揭开了汾酒质量之谜,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白酒的质量和产量,使汾酒的生产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该成果还通过全国性的成果鉴定和技术推广,为整个白酒行业的科技创新树立了标杆,为全行业酿酒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正因此,“汾酒试点”成果1978年代表全行业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大会上指出,60年前的“汾酒试点”,是中国酒业发展史上标志性的系统性创新、继承性创新、超越性创新的经典成功案例,是国家层面组织专家团队,通过系统总结名酒经验,科学解析酿造原理的一次大型科研活动。试点经验在全产业推广,对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作用。

  时至今日,中国酒业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并且进入充分市场化时代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常态。“汾酒试点”的理论与实践影响深远,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引领价值。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郭新光在讲话中对“汾酒试点”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他表示,作为试点牵头单位,中国食品院将继续秉承老一辈专家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白酒创新技术、标准化建设、智能消费者、人材培养等方面,助力中国酒业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指出,生产技术一体化,极致酿造,标准化和传统的更传统、现代的更现代,是“汾酒试点”给中国酒业带来的四大启示。

  他强调,更加坚定践行“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生产技术路线,更加专注推动传统和现代相融共进,更高标准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标准体系,更加牢固树立“品质+文化=汾酒”价值理念,将是中国酒业对“汾酒试点”的最好继承和创新。

  “新的时代,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正成为白酒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宋书玉认为,“产业链创新、企业系统性创新、科技文化交融式创新”三大方向、“传承工匠精神、创新赋能传承、活态文化发展“三大要素”的战略主张,是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创新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纪念活动现场,“2024汾酒试点”项目也正式启动。“2024汾酒试点”项目专家团宣告成立,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和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共同向专家团成员颁发了聘书。“2024汾酒试点”是对“1964汾酒试点”的传承,更是在“文创+科创”成为酒业发展新赛道时期的新出发。“汾酒试点”的再次启动,必将开启一条以“传统工匠精神、智能科技创新、活态文化发展”为核心要素的高质量创新之路。(完)

  日前一名游客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春节期间在西安华清宫景区附近餐馆用餐时,发现自己购买的一份标价为58元的烩菜内无肉,“像一碗白菜汤”。该视频引起网友热议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此展开调查。

  孙海生透露,2023年,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将突破3万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突破4万家,科技领军企业200家,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大动力源。“山东将组织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提升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壮大科技型企业数量。”

  纪录的达成,美梦的成真,重返巅峰的艰辛,如果了解德约科维奇为捧起这座奖杯的所有付出,也便能理解他所感叹的“这是我人生中打过最艰难的赛事之一,这是我最伟大的胜利。”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至曼谷廊曼国际机场,去程航班逢周一、二、四、五、六、日当地时间06:40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起飞,09:00抵达曼谷廊曼国际机场(DMK)。回程航班逢周一、二、四、五、六、日12:40从曼谷廊曼国际机场起飞,17:00或16:55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记者了解到,2022年青海省技术合同从技术交易类型看,主要是技术服务合同和技术开发合同,合同成交额分别为10.6亿元、3.9亿元,占总成交额的90%;从技术交易领域看,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登记合同占总成交额的62%,远高于其他领域,其次是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合同、电子信息领域技术合同;从社会经济目标类型看,技术交易主要服务领域依然为能源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等,占合同成交总额的83%。

  陈茂波在网志中表示,下年度的财政政策将由“相当宽松”的扩张性取态,过渡至“中间偏松”,既要聚焦扶持弱势,更要增强经济动能,进一步增强市民对经济改善的信心,同时也要着力管控公共开支,以维护市场对特区政府财政稳健的信心。

陈于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