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干涸断流”到“水城共生” 石川河上演“变形计”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23 11:49:09

  中新网陕西富平6月21日电 (记者 陈溯)“石川河以前经常干涸断流,是一条臭水沟,现在环境变好了,我们的幸福感也提高了。”家住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党雪娥21日在石川河生态公园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石川河是渭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227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37公里,流经铜川、咸阳、渭南、西安4市11县(区),其中石川河富平县境内长度36.4公里,是富平县的“母亲河”。

  2014年起,富平县对石川河开启全域治理,建成城区段石川河湿地公园,石川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共建成生态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栽植各种乔灌木130多种,种植草皮42万平方米,水面40万平方米,蓄水量51万立方米。

  通过采取明确生态基流、建设补水工程、加大中水回收利用等措施,确保河流生态流量,石川河长流水天数不断增加,2023年长流水达到295天,从2023年5月初到现在未出现断流,曾经经常断流的小水沟变得水草丰美。

  富平县水务局副局长张西强表示,2017年,富平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力做好河流管护,常态开展“清四乱”。同时,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加强截污管网建设,短期快速阻断污染入河,坚决遏制污水直排河道,2023年石川河国控断面达到Ⅱ类水质。

  伴随着水环境的改善,石川河已经成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富平亮 丽名片。记者看到,如今的石川河岸游人如织,不少附近居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游览。城市环境变美、流域水源丰富也带动了企业落户,促进柿子、奶山羊等产业发展,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正在这里展开。(完)

  但不可否认的是,“玉兔捣药”与嫦娥的神话传说是我国特有的人类幻想,千百年来以浪漫色彩成为月圆之夜的佳话。

  她叫陈茹宝,是广州火车站广州客运车间的一名值班员,因服务旅客热情周到、与同事相处关系融洽,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暖宝宝”。

  “我该到哪里去排队候车呢?”“我这趟车几点能到目的地啊?”面对旅客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看似只需很简单地回答一句,陈茹宝一天却要回答上千遍。一个上午,她没有挨过板凳,也没有喝过一口水。“不敢多喝了,润润嗓子就行了,要不耽误干活。”陈如宝说话的间隙,对讲机里一直传来呼叫指令。

  “肥妈”还请来了香港艺人马浚伟、李丽霞(黑妹)、苏姗、韦绮姗等十几位表演嘉宾,合作带来多首经典音乐作品。

  在面向不同目标语言进行术语外译时也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学院教授薛庆国介绍,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属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因此,一些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可以在阿拉伯语中找到相似或相近的词语。例如,“仁”字译为“Muru’ah”,表示“完美人格”,而“仁”在儒家学说中也着眼于“人”,二者对应性和契合度较高。虽然如此,“阿拉伯语中还存在很多看似和中文术语相似,实则内涵差距较大的词语。如果直接照搬,可能会引起误读,这是在外译时需要格外注意的。”薛庆国说。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993599972.jpg" alt="2023中国诗词大会丨高燃的人生有多可贵?" />

蔡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