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3 13:43:06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记者 陈静)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1日,在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的指导支持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为广大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科普与康复提供一个权威的整合性平台。

  该基地挂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旨在关注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倡导肠癌防治的“三早”理念,帮助肠癌患者更好回归社会。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主任李心 翔教授1日表示,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在逐渐增加。于民众和肠癌患者而言,科学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发起成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凝聚更多科普资源,传播丰富的肠癌科普知识,为肠癌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李心翔表示。

  李心翔教授指出,尽管肠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45岁以下的青年人群肠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不断上升。这与青年人主动筛查意识薄弱,以及不良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呼吁青年人重视肠癌筛查是“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的一个关注点。

  由于肠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多个环节,“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将为肠癌患者开展全生命周期科普管理模式,覆盖“防筛诊治康”全过程。例如,对于低位直肠癌术后病人,即使保肛成功,也往往面临着术后肛门功能康复的过程。对于这部分患者,“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功能康复,还将侧重关注患者心理以及造口护理等康复需求。

  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综合诊治团队先后开展遗传咨询门诊、造口门诊和常康患者康复沙龙等,对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进行全面、延续、规范化的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

  据了解,第十五届上海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进展大会暨第七届直肠肿瘤外科技术与综合治疗高峰论坛同期召开。本次会议不仅关注肠癌诊治领域,还涵盖了对于患者的科普宣教以及康复管理的研讨。大会特设结直肠外科肠道功能重建与整合康复质量控制与创新论坛,从医学专业视角探讨如何为更多肠癌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康复生活等。(完)

  春运客流高峰期,进站口、检票点、登车处排队人数均较平日明显增多,铁路部门不断创新升级服务模式,为旅客打造温馨旅途。在兰州车站,依据新版《旅客运输规程》,增设了军人和消防员依法优先购票窗口和专用通道,在进出站口和检票口设置重点旅客、儿童老年旅客和晚到旅客通道,优先保障特殊群体的进站乘车。

  《鹅鸭杀》遭黑客攻击后,其官方发布的公告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是一家电子游戏公司,我们只是想让人们快乐”。

  凌晨3点20分,北京开往哈尔滨西的G4721次列车还有半个小时发车,旅客准备检票进站,郝佳一通过电台提醒崔铭朗去候车室“转转”。

  即将告别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梓岩,曾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前往四川江安县支教扶贫,以实际行动深入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烂之花。

另一个角度

  “每年冬闲时候,基本没农活儿干了,就叫上村里五六个会做麻糖的老师傅开工,一做就是一冬天,一天生产4000根到5000根,到过年能生产50万根以上。”崔秋堂说,麻糖主要销往屯留、上党等地,每年冬天能挣10万余元。

黄启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