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河声:古“运”星汉灿烂,中原河魂气质非凡

来源: 直播吧
2024-07-04 11:54:15

  运河经中原,流经之地文化璀璨。大运河河南段主要由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北段、永济渠南段及京杭大运河会通河台前段构成,已确认河道或河道遗址686公里,涉及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等9个省辖市,以及巩义、永城、滑县3个县(市),流经41个县(市、区),文化遗存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 2014年6月22日,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8届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名录》。

  运河申遗成功,河南功不可没。没有中原运河文化的支撑,就不会有运河的申遗成功。在大运河申遗的项目里,河南大运河元素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大运河河南段包括洛阳市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共7项遗产入选,涵盖了河道、码 头、河堤、桥梁、仓窖、水工设施等完整的遗产类型,见证了大运河从开凿、发展到繁荣、没落的历史进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发现的3座大型皇家粮仓遗址,排列有序,规模宏大,有力印证了隋唐大运河保障重大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的重要功能。含嘉仓是位于隋唐洛阳城内的皇家粮仓,总计有粮窖400座以上。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是含嘉仓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储量最大的仓窖遗存。如此丰富的运河文化遗址遗存,不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勇敢,更见证了大运河的政治、文化融合属性,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南北的融合发展,大运河在南北文化交流方面居功至伟。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组织实施大运河保护规划,保护大运河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只有保护好大运河文化遗存才能上不愧古人、下不愧子孙,延续大运河文明薪火,让大运河文化生生不息。近年来,河南积极发掘大运河文化,注重保护好大运河文化基因,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等国家上位规划精神,按照《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提出的“两轴、三极、七片区”空间布局,打造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等要求,2019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了包含文物、非遗、水利、旅游等专家的编制团队,组织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的编制实施,为保护好大运河(河南段)提供了根本的法律遵循,用法律保护好大运河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

  科技赋能,为运河文化保护提供无限可能。运河文物具有不可复制性,一旦毁坏将成为永久历史遗憾。中原运河河道走向清晰,运河形态较为完整,历史文化信息保存良好,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强。目前,沿线文化资源有世界文化遗产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9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 座、名镇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名镇20座、名村12个。科技强则文物强,科技兴则文物兴。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河文物保护应融入更多的科技因子,充分利用现代修复技术对运河文物进行复原整修,为运河文物“强筋壮骨”。另外,数字赋能,充分运用现代智能技术,可以制作成现代运河模型图,将整个中原运河段收入画中,给后人留下完整的运河资料,以飨后人。

  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2014年12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3天后,武汉的一些社区群里发来通知:“活鱼运输车已到达小区门口,请居民们按楼栋依次下楼排队购买。”

  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指出,我国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潜力空间巨大,但目前养老第三支柱还处在起步试点试行阶段,需要不断改革、探索、完善和突破。除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国家为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障之外,也应加快企业年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发展居民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让第三支柱不再成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严重短板。

  <strong>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案</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江西樟树1月8日电(姜涛 向斌)“以后省里的名老中医常年在樟树轮流坐诊,咱们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挂上专家号了……”1月7日,在中国药都江西樟树“樟帮中医药一条街”国医馆,前来把脉开药的当地市民王建安高兴地说。

  2021年,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国工商联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光彩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共同发起了“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三农”为着力方向,通过开展经营性合作、公益性帮扶,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万企兴万村”行动作出重要指示。2022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推动‘万企帮万村’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指示,既是对广大民营企业踊跃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巨大鼓舞,也为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行动已全面启动, 全国30个省(区、市)召开了启动大会,各级工商联、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局、光彩会、农行和农发行,广泛发动、加强指导、凝聚合力、积极探索,对参与行动企业政策上给支持、舆论上广宣传,激发民营企业的参与热情,各地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有效“兴村”路径。行动呈现出面上推进、点上开花的良好态势。

张康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