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积极发展与东盟国家合作

来源: 奥一网
2024-06-24 21:46:35

  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中国首席东盟商务专家许宁宁分析,多地积极发展与东盟国家合作主要有六个原因。

  一是中国与东盟政和商通,易于省区市推进合作。中国与东盟已连续四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伙伴。

  二是省区市积极实施“双循环”经济发展,抢抓RCEP机遇。邻近的东盟地区是“双循环”经济发展对外循环的易实施区域,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实施了自由贸易政策,省份积极发展与东盟国家合作有益于促进贸易、投资合作。

  三是省区市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彰显开放合作发展作为。东盟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地区,省份积极增进与东盟国家合作,是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目标任务。

  四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省份与东盟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关系,形成了增进合作的有利基础。

  五是东盟致力于经济 增长,增速快于全球经济平均增速。东盟十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同样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也存在发展差距,双方合作均可找到互补性、切入点。

  六是中国和东盟关系活力在地方。中国和东盟地方交流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灵活性强。2023年9月召开的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宣布,2024年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提出双方大力支持地方等各领域交流合作。

  <strong>一件事 一网办</strong>

  回首4年前,“脏乱差”是很多人对宁陕县城关镇老街片区的第一印象。老房旧居破烂,私搭乱建常见,污水雨水横流,基础设施落后。4年间,从“蜗居”到“宜居”,改善的不只是居住环境,更是城市的生机活力。

  对于一些重大问题,既有一以贯之,又有新的阐述。

  记者丨郁振一 石丞

  刘冲表示,今年文昌将加快推动全域航天城建设,打造四个“地”。一是推动科技型创新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实质性运行,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尽快形成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能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二是确保商业航天发射场2024年实现常态化发射,加快公共平台建设,带动商业航天产业聚集,打造商业航天胜地。三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宇航产品、卫星数据和应用服务“走出去”,打造国际合作根据地。四是推动航天城扩区,大力发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航天+旅游”“航天+制造”“航天+康养”和“航天+育种”等产业,打造航天产业集聚地。

  <strong>博物馆里倾听历史回响</strong>

杨惟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