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消费持续火热 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3 04:06:01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周静圆)龙舟逐浪、粽叶飘香,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节日氛围浓厚,市民游客在国潮非遗、传统手作、民俗互动中感受传统节日,解锁新玩法。

  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点燃“假日经济”的消费新活力。在重庆,各大景区纷纷推出数百场以“粽”为主题的文旅活动,赛龙舟、包粽子、制香囊等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广东,佛山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成为今年端午假期的热门“民俗小城”;在福建泉州等地,民俗踩街、王爷船巡海仪式等地方特色节庆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据文化和旅游部6月10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端午假期(6月8日至10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测算,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此外,端午节假期,吃粽子是当仁不让的“仪式感”担当。青稞粽、红烧五花肉粽、紫糯栗蓉粽… …不断丰富的粽子吃法和口味折射出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小粽子正在成为大产业。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显示,国内粽子消费人群持续上升,目前已达85%比例。随着粽子消费时间、空间广谱化大趋势发展,以及受礼品经济、文旅经济的带动,2024年粽子市场总量增幅将达到8%,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亿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粽子市场将突破110亿元规模。

  今年的端午节假期,各地城区及周边小镇成为假期短途游目的地。许多游客选择在本地休闲或近程旅游,户外徒步、露营等项目受到青睐。

  “京津冀也有自己的‘阿勒泰’啦!”北京市民常女士说,考虑到端午节假期只有3天,她和朋友选择了去河北张家口的麻田岭风景区徒步,既能欣赏到美景也能放松心情。

  与此同时,在端午“民俗氛围”之下,北京、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文化名城,成为假期“新中式游”的好去处。在西安,各大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以及优惠措施,助推这股“新中式”出游热潮。在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华清宫,游客在木华水清门前独立背诵《长恨歌》全文,即可免费入园参观。

  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是革命老区发展的驱动力。眼下,丽水成立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率先编制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启动创建全国红色文化融合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76个红绿融合发展标志性项目,推进100个红色乡村振兴发展。

  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11日报道,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所有大学在本学年余下的时间都将转为线上授课,公立大学的宿舍将用于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紧急住所。

  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后,火星环绕器完成了火星全球遥感探测任务,获取了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数据。利用这些影像数据,我国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绘制国际先进的高分辨率火星彩色全球影像图。在环火扩展任务期间,火星环绕器实施了火卫一成像探测,获取了中国首幅火卫一图像。

  问题在于,如何影响?在张进宝看来,通常提及的AI写作无法保证信息准确性、缺乏原创性、导致对工具依赖等问题,都还只是ChatGPT用于教育中可能存在的浅层次问题,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与AI的互动中所生成的内容、体现的教育价值,可实现的教育目标,及其对学生道德与价值观的影响,可能会脱离教育者的视野。

  广东省医保局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的问答中提到一个案例显示,退休职工华姐,2022年11月因呼吸啰音作肺部CT总医疗费用480多元,全额自付。广州实行门诊共济之后,华姐最近去医院做CT,发现同样的项目自己只需付140多元,统筹基金支付了70%。

  学校应注意

郑佳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