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亿元险资一季度投资业绩出炉!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2 15:06:11

  近30万亿元保险资金一季度投资业绩出炉。

  5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的保险资金运用情况表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9.94万亿元,一季度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2.24%,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达7.36%。资产配置结构上,保险资金延续了增配债券的趋势。

  综合收益率远高于财务收益率

  从投资业绩结果看,一季度,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与综合投资收益率呈现分化。财务收益率继续保持在3%以下的低位水平,而综合收益率则表现“亮眼”。

  一季度,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年化水平为2.24%,与去年全年的2.23%接近。财务投资收益率已连续三个季度在3%以下。

  综合投资收益率方面,自2021年以来,保险资金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已连续三年低于5%。

  今年一季度,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出较高的向上“波动”,达到7.36%,创下2016年以来最高,也是2016年以来首次超过7%。

  从细分行业看,财产险、人身险公司的一季度年化财务收益率分别为2.80%、2.12%,年化综合收益率分别 为4.84%、7.48%。

  据悉,这两个投资收益率指标的差异在于,财务口径下的投资收益仅代表影响利润的那部分投资收益;而综合口径下的投资收益既包括计入利润的投资收益,也包括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收益,即,包括了未体现到利润中的投资收益账面浮盈。

  “债牛+债券重分类”提高综合收益

  为何财务投资收益率与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出巨大差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主要差异来源。

  据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解,一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少未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保险公司,去年已将长期债券资产从“持有至到期”重新分类到“可供出售”,这使得重新分类的债券市值变化体现到其他综合投资收益中。如果未卖出,可供出售债券的市值变动仅影响净资产,不影响净利润;如果卖出,则其市值变动的损失或利得,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去年以来,债券特别是长期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债券牛市带动险资持有的债券资产市值增加,推动了综合投资收益上行。今年一季度,长债收益率仍有一定下行,使得综合投资收益继续增长。

  大型寿险公司中的泰康人寿有一定代表性。该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为1.19万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分别为4307亿元、3221亿元。到2023年12月31日,其总资产增长至1.47万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大增至9979亿元,持有至到期资产则为0。利润表显示,2023年,泰康人寿的其他综合收益大幅增加。

  多位保险精算、投资领域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介绍了保险公司对债券重分类的考虑。

  首先,这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有相关规定,如“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同时,利率下行期,上述重分类具有合理性。一位寿险公司资管部负责人表示,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以摊余成本法计量,债券资产不随利率变动按市价计量,因此,在利率下行情景下,持有至到期债券资产并没有随债券真实的价值体现在报表中。

  “重分类之后,资产端利率敏感型资产敞口变大,利率变动会使投资收益波动变大。但从公司资产负债两端一起看,重分类后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层面利率风险对冲效率会有所提升,因此有一定合理性。”

  配债比例再创新高

  周期趋势也体现到了保险公司的大类资产配置上。一季度,保险资金延续了增配债券、减少另类资产的趋势。

  近年来,在经济转型升级、利率下行的环境下,保险资金配置债券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险资债券配置首次突破10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险资投资债券余额为12.57万亿元,债券居于险资投向的各投资品种之首,占比达到45.41%,投资余额和占比均为2013年有数据公布以来的新高。

  今年一季度,从体量较大的人身险公司看,26.87万亿元保险资金中,配置债券金额达到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达21%;债券配比达到46.82%,再创近年新高。同时,银行存款2.5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1%,银行存款占比达9.52%。

  此外,人身险公司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合计投资金额约3.3万亿元,分别占比6.78%、5.48%,合计占比12.26%。长期股权投资2.24万亿元,同比下滑3.33%,环比减少逾600亿元;在人身险资金中的占比降至8.35%,较去年四季度末再降低0.8个百分点。

  财险公司和人身险的大类资产配置有一定不同,但整体都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投向债券和存款的合计比例都超过55%。

责任编辑:郝欣煜

  “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不论是排放标准的实施还是促消费政策的推出,都将进一步带动整个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曾在奥巴马时期担任助理国务卿的拉塞尔17日对法新社说,美中双方在这次访问中都有利益,但布林肯对北京的短暂访问不会解决中美关系中的任何主要问题。“但他的访问很可能启动双方急需的面对面对话,同时发出一个信号:两国正在从媒体面前的愤怒言语转向私底下更清醒的讨论”。

  关于涉疆、涉藏、涉港问题。涉疆、涉藏、涉港问题不是什么人权、宗教、民族问题,而是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的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关系中国核心利益,不容外部干涉。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6月19日,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向中外媒体吹风。期间,杨涛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方从来不排斥沟通,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沟通,能不能达到效果?沟通不能只寻求自身关切,而忽视对方关切。他同时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强迫中方选边站队,对中国企业和个人的非法单边制裁要停止。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魏昌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地方政府到名牌大学引进人才时,不应只看重他们的名校背景和高学历,更应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一些专业性强的岗位物色合适的人才。

  6月5日,广西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召开南宁市道路停车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听证会的公告(第2号)》,主要内容如下:

苏映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