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退市新规显威,A股市场加速优胜劣汰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03 06:53:32

  A股市场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国九条”下,退市新规于4月30日正式落地,严设多项指标,近一个月来不少公司面临生死时刻,A股市场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退市新规发布一个月以来,落地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整体积极。”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A股市场的生态正在发生变化,市场越来越重视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和信息透明度,劣质企业将难以藏身。此外,面值退市增多、壳价值缩减和追责机制完善也是退市新变化。退市的常态化、严格化和透明化正在推动A股市场形成优胜劣汰和价值投资的新生态。

  “1元退市”风险陡增

  新“国九条”推出后,沪深交易所于今年4月30日正式落地退市新规,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重点打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瞄准“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加大出清力度。

  在此背景之下,多数股票尤其是ST类股票遭遇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根据Wind数据,退市新规落地后首个交易日5月6日至今,共有20个交易日,而就有8只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跌停,跌幅均超60%。

  正是在这轮大跌中,8只股票已有5只的股价跌至1元以下,分别为*ST美吉、ST阳光、ST富通、ST爱康、*ST超华。

  其中,ST阳光、*ST美吉的股价已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1元,ST富通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 1 元。这3家公司均称,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ST爱康、*ST超华的股价则分别连续9个交易日、3个交易日低于1元。

  这是近一个月A股市场投资者“用脚投票”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股票因此而被1元退市或者面临1元退市的风险。

  比如,正源股份因在4月30日至5月30日期间,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收到交易所下发的拟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这将成为年内首家被面值退市的非ST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之后将直接摘牌退市。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投资者,尽量避免经营业绩差、盈利能力不强,已经ST的公司或可能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更不要出于投机考虑,投资借着保壳的名义恶意炒作的ST股票。

  对于一些资金在股票面临1元退市风险时仍“刀口舔血”或者存在倒买倒卖迹象,田利辉认为,短线炒作临退股是高风险行为,并不适合普通的中小投资者,投资者应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进行理性投资。

  5月份6家公司 被判财务类退市

  除了面值退市公司越来越多外,财务类退市也是现阶段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退市风险。

  日前*ST中期、*ST新纺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交易所终止股票上市的决定,将于6月6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7日。

  根据公告,*ST中期是因为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2023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ST新纺被强制退市,则是因为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再加上2023 年末净资产为负值,且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这之前的5月28日晚间,*ST园城、*ST同达、*ST碳元公告称,同日收到上交所的终止上市决定,公司股票将于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6日。*ST商城则已于5月21日收到终止上市决定。

  *ST碳元是因为“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组合类退市情形,*ST园城、*ST同达则是触及“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退市,*ST商城则是同时触及上述两项情形。

  这些公司最终走向退市,与长期缺乏主业、持续经营能力丧失不无关系。比如*ST园城,长期游走于退市指标边缘,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近三年两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碳元已连续五年亏损,且流动资产大幅小于流动负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ST同达2015年以来营收持续多年在1亿元以下。*ST商城扣非净利润连续18年为负值,营业收入近3年来徘徊在1亿元左右,2014年以来公司先后被5次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退市新规,提高了主板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从“1亿元”提高至“3亿元”,加大绩差公司淘汰力度。同时,重点打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收紧2年造假情形,新增1年严重造假、3年连续造假情形。

  “财务类退市风险是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方面。投资者应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关注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指标,以及是否存在非标等审计意见,也要关注监管机构发布的相关风险提示,合理规避潜在的退市风险。”田利辉称。

  A股加速优胜劣汰

  目前,A股市场的生态正在发生变化。

  谈起退市新规的落地效果,田利辉认为,首先,新规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部分劣质公司的股价炒作现象,降低了市场的投机氛围。其次,新规的严格执行使得一些财务指标不达标的公司被及时标识为*ST,起到了警示和提醒的作用。最后,随着退市力度的加大,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也逐渐增强,当然也需要进一步推动严监管与市场活力的平衡,推动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继续完善和优化退市制度。

  新“国九条”明确,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 证监会也多次发声,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ST类公司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田轩认为,ST市场将进入市场化分层新阶段,一方面通过加强业务布局,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扭转企业发展颓势的企业将逐渐“脱帽”;另一方面,持续业绩不达标、亏损、触及强制退市指标的企业面临强制退市。在进一步严格退市标准,强化退市执行监管要求下,ST股退市数量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退市新规的实施,未来A股市场的退市趋势是严格化、透明化和常态化。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公司因为不满足要求而被退市,退市效率不断提高。”田利辉同时称,市场也将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劣质公司将逐渐被淘汰出局,市场的整体质量也将随之提升。

  也有业内人士称,退市不意味着免责,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退市公司,仍需进行查处和追责。投资者因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遭受损害的,可通过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何俊熹

  公路发送旅客2937万人次,环比增长1.1%,比2019年同期下降49.9%,比2022年同期增长51.6%。

  临清特色美食“康庄熏鸽”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色泽鲜嫩、香气诱人,而且物廉价美,深受民众喜爱。趁着大集,做熏鸽生意的老板备足了货品,供前来赶集的村民选购。“咱们康庄熏鸽已经做了40多年,是当地的名吃,逢年过节销量供不应求,是走亲访友的佳品。”一位摊主介绍说。

  “我们今天完成了热当到朗县区间的探伤作业,我回到工区就把检测数据发给你。”近日,2023年春运启幕,国铁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次旦平措在完成当晚的钢轨探伤作业后,同妻子次仁拉吉打了一通电话,除了工作,电话里夫妻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儿女。

  电话中,两人都兴奋不已,法语、英语、中文三种语言随心切换,奕晓龙尤其对表哥的汉语辅导表示感激。

  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港资企业1075家、澳资企业50家。该区持续为港澳企业在内地发展提供诸多便利和首创政策,软硬互联进一步完善,建成粤港澳跨境直升机机场;累计为超50家港资企业提供商事登记“足不入境、离岸办理”服务;颁发广州市首个工程领域港澳企业执业认可;出台“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10条”,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持续优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环境等。

  一是进入医院、商场、超市、室内会场、机场车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

李际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